[发明专利]亲油性橡胶薄制品压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4105.1 | 申请日: | 2007-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罗嬴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昌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58;B29C43/46;B29C43/52;B29C43/32;B29K19/00;B29K9/00;B29L7/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东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性 橡胶 制品 压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油性橡胶制品的压延生产技术,尤其与能以压延机直接生产出更薄、更宽的亲油性橡胶薄制品的压延生产方法有关。
背景技术
硅橡胶(silicone)为一种无毒的材料,具有极佳的耐候性、耐寒性及耐热性,目前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民用、医疗以及军事等各方面。传统制造硅橡胶薄制品的方法主要分别为模压及压延方式成型,以模压工艺所生产的硅橡胶薄板(片),大小受限于模具本身的形状,且为单片式依序生产,无法生产连续性的薄片;另外以模压生产的制品厚度公差大,也比利用压延工艺制作的成品公差更大。虽然利用压延工艺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较佳,但因在压延生产流程中硅橡胶容易黏附于辊轮表面,因此若产品厚度低于0.5mm以下,或宽度达800mm以上的硅胶薄制品,则无法利用压延方式生产。
为了获得连续性宽幅的硅橡胶薄制品,部分厂商采用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例如公开编号为第200634097号、发明名称为“宽幅硅胶板之组成原料及连续式生产方法”的中国台湾专利,该专利是在利用混炼后的硅橡胶原料,在压延过程中配合一布料贴合压延,最后再将硅橡胶薄制品与布料分离,获得较宽较薄的硅橡胶薄制品。另一件专利则为公开编号为第200634200号、发明名称为“一种连续式宽幅硅胶薄制品复合薄胶布之制作方法”的中国台湾专利,该专利是利用一织物使稀释的硅橡胶液附着其上,之后再经第二道工序使硅橡胶涂布于前述半成品表面,最后形成一硅橡胶复合胶布。前述两种专利虽能获得较薄的硅橡胶薄制品,但前者的工艺工序烦繁,且须配合一布料才能作业;后者的专利案会使织物(如玻璃纤维)残留于成品之中,所获得的成品并非一个纯正的硅橡胶薄制品,而且两者所采用的工艺均会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使用额外物质辅助的情形下,能以压延工艺方式直接生产出宽、薄的硅橡胶薄制品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广泛应用于亲油性橡胶材料,在过程中不需传统方式以布料辅助或使用织物配合,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能采连续式压延方式生产出硅橡胶薄制品,提升为压延机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式宽幅亲油性橡胶薄制品压延生产方法,能直接压延出厚度达0.5mm以下的宽幅亲油性橡胶薄制品,也能生产前述厚度及宽度的硅橡胶薄制品,而且所得成品厚度误差低,为一高质量的产品。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更低的连续式宽幅亲油性橡胶薄制品压延生产方法。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亲油性橡胶薄制品压延生产方法是将亲油性橡胶原料置入压延机内时,在原料经过数道辊轮的压延过程中,持续维持每个辊轮圆周表面保持在结露状态,该辊轮表面并施予电镀及雾面处理,如此能有效防止亲油性橡胶在压延过程中黏附于辊轮表面,并准确地控制成品厚度,以此生产出连续性宽幅的薄制品。
为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详细流程及技术内容,本发明将配合以下的附图做详细的解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压延机的结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延机内的辊轮的配置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压延机
11可编程控制器
12结露温度检测单元
13冷冻液供给单元 131冷冻机
14动力传动装置
15辊轮
15A、15B、15C、15D辊轮
16温度控制单元
161流量控制器 162温度计
17擦拭轮装置
171擦拭轮 172调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亲油性橡胶薄制品压延生产方法,能以压延机连续生产出厚度均匀的薄制品,且厚度能达0.5mm以下(最低厚度0.05mm)、宽幅达800mm以上,运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能使薄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且成本更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生产流程图,其步骤如下:
步骤101,将亲油性橡胶原料根据相关的配方混合后置入压延机内。
步骤102,当原料经压延机内的多道辊轮依序压延时,保持着每一个辊轮圆周表面持续处于结露状态。
步骤103,最后即能形成一连续性宽幅的亲油性橡胶薄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昌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鑫昌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4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