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用户界面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3263.5 | 申请日: | 200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凯图尔·萨克帕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M1/2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万奎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用户界面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智能用户界面的系统,包括:
手持装置;
用户活动记录器,可被操作用来记录针对手持装置的用户活动、用户活动的时间、以及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
用户活动分析器,可被操作用来分析所记录的用户活动、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时间、以及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以及
用户界面构建器,可被操作用来基于所分析的用户活动、所分析的用户活动的时间、以及所分析的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而构建用户界面,其中,用户界面构建器还在与所分析的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相关的特定地理位置、在与所分析的用户活动的时间相关的较晚时间,将所构建的用户界面显示在手持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较晚时间出现在后续日子中、当手持装置距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特定距离的时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较晚时间出现在后续日子中、在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时间之前的特定时间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手持装置上显示的所构建用户界面包括:从手持装置中的先前用户界面中的较不容易访问的位置被移动到手持装置中所构建的用户界面中的更容易访问的位置的、与用户活动相关联的用户菜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手持装置上显示的所构建用户界面包括:与用户活动相关联的图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从由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以及便携式计算机组成的组中选择手持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通过三角测量方法和全球定位系统中的一个来确定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
8、一种用于智能用户界面的方法,包括:
记录针对手持装置的用户活动、以及用户活动的时间;
基于所记录的用户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时间,而构建用户界面;以及
在与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时间相关的较晚时间,将所构建的用户界面显示在手持装置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分析所记录的用户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时间,以确定记录的用户活动、以及所记录的时间之间的关系,以便促进构建用户界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较晚时间出现在后续日子中、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时间之前的特定时间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手持装置上显示的所构建用户界面包括:从手持装置中的先前用户界面中的较不容易访问的位置被移动到手持装置中所构建的用户界面中的更容易访问的位置的、与用户活动相关联的用户菜单。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手持装置上显示的所构建用户界面包括:手持装置的用户界面中与用户活动相关联的图标。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由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以及便携式计算机组成的组中选择手持装置。
14、一种用于智能用户界面的系统,包括:
手持装置;以及
网络服务器,可被操作用来维护针对手持装置的用户活动和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的记录,该网络服务器还可被操作用来基于所记录的用户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而构建用户界面,并且其中,手持装置可被操作用来在手持装置位于与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相关的特定地理位置的邻近时,显示所构建的用户界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网络服务器还可被操作用来分析所记录的用户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以确定所记录的用户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以便促进用户界面的构建。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手持装置可被操作用来当在后续的日子、手持装置位于与所记录的用户活动的地理位置相关的特定地理位置时,在手持装置上显示所构建的用户界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手持装置上显示的所构建用户界面包括:从手持装置中的先前用户界面中的较不容易访问的位置被移动到手持装置中所构建的用户界面中的更容易访问的位置的、与用户活动相关联的用户菜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32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