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3210.3 | 申请日: | 200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君岛一也;十代田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 主分类号: | C22C38/22 | 分类号: | C22C38/22;C22C38/38;C22C38/32;C22C38/44;C22C38/58;C21D8/02;C21D11/00;B21B37/74;B21D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 凸缘 优异 强度 热轧 钢板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例如980MPa级以上的抗拉强度,并且延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法,该热轧钢板适于作为例如汽车用的构件、保险杠(bumper)、梁(pillar)等的增强用原材。
背景技术
最近,具有抗拉强度为980MPa级以上的高强度,并且从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延伸凸缘性提高的热轧钢板的开发被推进。作为用于获是高延伸凸缘性的方法有:使金属组织成为铁素体和贝氏体铁素体等的单相组织的方法、和使组织成为铁素体贝氏体的复合组织同时极力抑制二相间的强度差的方法,为了既可确保这样的组织又能获得高强度,已知的技术是利用微合金(Micro-Alloy)带来的析出强化。例如在特开2000-109951号公报、特开2002-180189号公报、特开2003-89848号公报、特开2004-204326号公报、特开2004-28542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添加作为析出强化元素的Ti等来实现高强度化。
另外在特开2003-105446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是,不利用合金元素的析出强化,而是通过热扎后立即进行急冷而形成马氏体主体的金属组织,从而实现兼具高强度化和加工性。
但是,在这些方法中遗留了几个问题。即,在上述文献中公开的利用微合金的添加带来的析出强化的方法中,因为大量添加Ti等,所以不得不提高热轧前的钢坯加热温度,从而存在热能上的难点。而且,通过添加Ti等由析出强化而实现高强度化时,因为屈服比显著提高,所以冲压加工后的形状冻结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这些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钢板及其有效的制法,该热轧钢板不利用析出强化,而是通过形成马氏体主体的金属组织,从而既能够确保高强度,又能够同时满足高级别的延伸凸缘特性。
所谓能够解决上述题课的本发明的热轧钢板,含有:
C:0.03~0.10%(化学成分的情况表示质量%,下同)、
Si:0.2~2.0%、
Mn:0.5~2.5%、
Al:0.02~0.10%、
Cr:0.2~1.5%、
Mo:0.1~0.5%,
在纵剖面组织中所占的马氏体组织在80面积%以上。
本发明的上述热轧钢板,也可以含有B:0.0005~0.0050%、Ni:0.1~2.0%、或者Ca:0.0005~0.0050%。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热轧钢板的强度级别,优选抗拉强度具有980MPa以上。
此外,本发明的制法是作为具备上述特性的热轧钢板的有用的制法而占据一席之地的发明,其要旨具有如下特征:在进行热轧时,在Ar3相变点以上的终轧温度结束热轧后,以30℃/sec以上的速度进行冷却,在低于400℃的温度下卷取。
根据本发明,不是利用Ti、Nb、V等的析出强化,而是使相比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强度高的马氏体组织作为主相,将钢材作为主体的C和Mo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由此能够比较廉价地提供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板,其既可确保抗拉强度为980MPa级以上的高强度,并且特别是延伸凸缘性良好,成形加工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中马氏体量对抗拉强度和延伸凸缘特性所造成的影响的曲线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C含量对抗拉强度和延伸凸缘特性所造成的影响的曲线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Mo含量对抗拉强度和延伸凸缘特性所造成的影响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中卷取温度(CT)对抗拉强度和延伸凸缘特性所造成的影响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热轧后冷却速度(CR)对抗拉强度和延伸凸缘特性所造成的影响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对实施例的实验No.3及31进行观察的结果的显微组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者们对上述的各种解决课题进行了反复锐意研究,希望通过使金属组织成为马氏体主体的组织而实现高强度化,同时改善加工性、特别是延伸凸缘性特性。其结果获知,在具有马氏体为主体的金属组织的钢中为了提高延伸凸缘性,首先作为第一必要条件,如果将C含量抑制得比现有的马氏体钢低,并且使钢中含有适量的Mo,则虽然形成马氏体主体的组织,但是延伸凸缘特性也优异,从而想到上述本发明。
以下,对决定钢材的化学成分及金属组织的理由进行探究,以明确本发明的具体构成。
首先,说明决定钢材的化学成分的理由。
C:0.03%以上、0.1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3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