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2500.6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克信;井上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9/36 | 分类号: | G03B9/36;G03B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相机 用焦面 快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码相机用的焦面快门。
背景技术
在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中,已知有如下形式的焦面快门:与银盐胶片相机用焦面快门一样,包括前叶片和后叶片这两个快门叶片,在拍摄时,使前叶片和后叶片朝同一方向依次动作,并利用在这两者之间形成的狭缝,从一方到另一方连续地对CCD等摄像元件的拍摄面曝光。另外,这些前叶片和后叶片与前叶片用驱动构件和后叶片用驱动构件相连,在相机刚释放后,对前叶片用电磁体和后叶片用电磁体的通电依次被切断,这些驱动构件受到各自的驱动弹簧的弹压力而依次地旋转,从而进行曝光动作。
另外,在曝光动作结束后,设定构件从初始位置起动作,使所述各驱动构件克服各驱动弹簧的施力旋转,与此同时,这些前叶片和后叶片朝设定位置动作。另外,在下一次拍摄时在相机的释放按钮被按下之前,所述设定构件并不朝初始位置复位而留在设定位置上,在下一次拍摄时在相机的释放按钮被按下、各驱动构件被所述各电磁体的吸引力可靠地保持后,所述设定构件朝初始位置复位。由此,在具有这种焦面快门的数码相机中,由于在设定状态下摄像元件的拍摄面被前叶片覆盖,因此与银盐胶片相机一样,观察被拍物体图像的取景器需是光学式取景器。
然而,在进行如上所述的设定构件的设定动作时,虽然后叶片朝设定位置动作,但只要前叶片在曝光动作的结束位置被抑止,在设定状态下就可将被拍物体的光照到摄像元件的拍摄面上,因此可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器上显示、观察在拍摄面上成像的被拍物体图像。然而,在这样构成时,需采用如下构成:若拍摄时释放按钮被按下,则首先解除对前叶片的抑止而使其朝曝光动作开始位置动作、成为暂时覆盖摄像元件的拍摄面的状态,然后如上所述地使前叶片和后叶片依次地开始曝光动作。
这样构成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的一例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222059号公报中进行了公开。采用该结构,将现有的前叶片用驱动构件用连接前叶片的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和在曝光动作时利用驱动弹簧进行旋转的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构成,在设定动作时,设定构件在曝光动作的结束位置附近抑止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仅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朝设定位置动作,之后,在释放按钮被按下、设定构件朝初始位置复位时,设定构件解除所述抑止,利用设定弹簧的弹压力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和前叶片朝曝光动作开始位置动作。
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222059号公报所公开的焦面快门中,在相机的释放按钮被按下后而设定构件朝初始位置复位时,在快到达该初始位置后解除对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的抑止,并使前叶片从曝光动作结束位置附近朝曝光动作开始位置动作,因此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和前叶片在曝光动作开始位置跳动(日文:バウンド)后变为静止状态,但比设定构件朝初始位置复位落后很多。因此,在设定构件复位到初始位置后无法使前叶片的曝光动作立即开始,从而从按下释放按钮到前叶片开始曝光动作为止的时间变长,在被拍物体运动时等,存在失去最佳镜头的可能性大的问题。
因此,在日本专利特开2003-222928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数码相机用焦面快门:与设定构件同轴、可旋转地安装有特殊的抑止构件,在设定动作时,该抑止构件代替设定构件在曝光动作结束位置附近立即抑止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在释放按钮被按下、设定构件朝初始位置复位时,在该复位动作的初期阶段解除抑止,在设定构件复位到初始位置时,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和前叶片在曝光动作开始跳动后变为静止状态。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3-222928号公报所公开的焦面快门的结构中,如上所述,设定构件与抑止构件可旋转地安装在同一轴上,此外,在设定构件上设置有具有挠性并在前端形成有卡合部的钩部,在抑止构件的周面上形成有两个被卡合部。另外,在设定构件进行设定动作时,其钩部的卡合部与抑止构件的一个被卡合部卡合、拉引抑止构件使其旋转,抑止构件在可抑止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的旋转的位置上与挡圈抵接后,通过钩部挠曲而该卡合脱开,从而仅设定构件继续旋转,在即将到达设定位置之前,钩部因自身的弹性而恢复原形后停止。另外,在设定构件朝初始位置进行复位动作时,钩部的卡合部与抑止构件的另一个被卡合部卡合、推压抑止构件而使其旋转,从而解除对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的抑止,之后,若抑止构件与挡圈抵接,则通过钩部挠曲,该卡合脱开,在即将到达设定位置之前,钩部因自身的弹性而恢复原形后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2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