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L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02434.2 | 申请日: | 200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博司;柘植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9G3/32;H01L27/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昭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el 显示装置 | ||
1.一种EL显示装置,具有:配置成相互交叉的多条栅极信号线及多条源极 信号线;以及具有配置成矩阵状的象素的显示画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象素具有:
EL元件;
向所述EL元件供给电流的驱动用晶体管;
产生将施加到所述源极信号线的视频信号向所述驱动用晶体管供给的路径的 第1开关用晶体管;
使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另一端子之间短路的 第2开关用晶体管;
配置在所述EL元件和所述驱动用晶体管之间的第3开关用晶体管;
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连接、保持规定流通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电 流的电压的第1电容器;以及
第2电容器,
所述驱动用晶体管、所述第1开关用晶体管、所述第2开关用晶体管以及所 述第3开关用晶体管各自都有栅极端子和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
所述第1电容器和所述第2电容器都有第1端子和第2端子,
所述第1开关用晶体管的第1端子与源极信号线连接,
所述第1开关用晶体管的第2端子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第1端子连接,
所述第2开关用晶体管的第1端子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连接,
所述第2开关用晶体管的第2端子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第1端子连接,
所述第3开关用晶体管的第1端子与所述EL元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3开关用晶体管的第2端子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第1端子连接,
所述第1电容器的第1端子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连接,
所述第1电容器的第2端子被施加规定电压,
所述第2电容器的第1端子与所述第1开关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连接,
所述第2电容器的第2端子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连接,
所述第3开关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与和所述第1开关用晶体管以及所述第2 开关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所连接的栅极信号线不同的栅极信号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用晶体管和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开关用晶体管是P沟道晶体管,
供给到所述EL元件的所述规定电压的电位比断开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开 关用晶体管的断开电压的电位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施加到所述第1开关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的电压变化,所述驱动用晶体 管的栅极端子电位变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电容器的电容是所述第1电容器的电容的1/50以上、1/1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开关用晶体管是双栅极以上的多栅极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封装膜薄膜封装构成所述EL元件的EL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开关用晶体管的半导体的膜是,在激光退火工序 中,将带状的激光发射沿与所述源极信号线的形成方向平行地顺序移动而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选择所述栅极信号线的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向所述源极信号线施加视 频信号的源极驱动电路,
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施加的控制信号是由所述源极驱动电路供给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选择电路、选择所述栅极信号线的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向所述源极信 号线施加视频信号的源极驱动电路,
所述源极驱动电路是由半导体构成的IC芯片,
在形成所述显示画面的基板上用多晶硅技术形成所述选择电路,
所述选择电路具有1个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
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子与所述选择电路的输入端子连接,
所述选择电路的各输出端子与所述源极信号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24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