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物废弃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2345.8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潘继成;I·萨埃德;潘广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06 | 分类号: | B02C18/06;B02C18/16;E03C1/26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廖凌玲 |
地址: | 瑞士拉***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物 废弃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物废弃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食物废弃部处理器、特别是家用食物废弃部处理器常常装在水槽 下方与水槽排水道直接连接。因此,该处理器位于厨房中主要位置上。
食物废弃部处理装置磨碎食物废弃部,使得食物废弃部可从家用 排污系统排走。该磨碎过程会产生很大噪声,为处理食物废弃部这是 不得不承受的,但希望降低噪声。为降低噪声,一般的做法是把该装 置包在吸音泡沫材料中。这可降低噪声,但磨碎室发出的噪声仍很大, 特别是在磨碎骨头和其它硬食物废弃部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减少磨碎室产生的噪声数量来降低食物废弃 部处理装置的噪声。为此在磨碎室内设置一衬垫防止或减少硬食物废 弃部与磨碎室壳体直接接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物废弃部处理装置,包括:界定有进口 和出口的磨碎室的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磨碎机构,该磨碎机 构包括:切碎环;磨碎盘;转动磨碎盘、有输出轴的电动机以及磨碎 室内位于壳体内表面旁的衬垫。
该衬垫最好从切碎环的顶边部向上伸展。
该衬垫最好从切碎环伸展到磨碎室的顶边部。
该衬垫最好从切碎环伸展到进口。
该衬垫最好与壳体内表面直接接触。
该衬垫最好为一塑料环。
该塑料最好为高密度塑料。
该衬垫的内径最好与切碎环的内径匹配。
最好是,磨碎室有一连接圆柱底部与进口的圆锥部,该衬垫伸展 在该圆锥部上。
也可以是,磨碎室有一连接圆柱底部与进口的圆锥部,该衬垫不 伸展在该圆锥部上。
最好是,磨碎盘有若干冲击废弃部的旋转推动器。
最好是,切碎环有多个分布在圆周上、向里伸入磨碎室内部的突 起,至少某些突起的轴向位置与其它突起不同。
附图说明
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食物废弃部处理器的示意剖面图;
图2为图1处理器各工作部件的分解图;
图3为与图1处理器的磨碎室不同的另一磨碎室的剖面图;
图4为又一磨碎室的剖面图;
图5又一磨碎室的剖面图;以及
图6为磨碎机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优选食物废弃部处理器有分成三部分的壳体12:顶部 13、间隔部30和底部17。顶部13和间隔部30界定有进口16和出口 18的磨碎室14。进口16可固定在水槽的排水道上,出口使用时与排 走废弃部的排污管连接。磨碎室内有包括切碎环20和磨碎盘22的磨 碎机构。磨碎室内还有衬垫,这在下文说明。
磨碎盘22经安装支架26装在电动机24的输出轴28上。该电动机 24在该实施例中为高压DC电动机,位于壳体的用间隔部30与磨碎室 隔开的电动机室15中。电动机24的输出轴28穿过间隔部30。密封组 件32在间隔部30与轴28之间形成水密转动连接。间隔部30的外圆周 构成壳体12的一部分和出口18。
切碎环20在磨碎室14内固定在壳体12上。切碎环20在图2中可 看得更清除。切碎环20为最好是不锈钢的钢环,环的底边上向上伸出 许多形成大齿34的狭槽33。狭槽33不取垂直方向,而是与垂直方向 成20°-30°的斜角,从而使齿34向下指向使用时位于切碎环20内、 在轴向上与齿34对齐的磨碎盘22的转动方向。切碎环20在切碎环的 非狭槽部或顶部上有若干向里伸出的突起36。在该实施例中有三个突 起36。切碎环20在环的狭槽部或底部上还有若干形成在齿34上的向 里伸出的突起38。突起36和38如下所述增强磨碎过程。因此突起36, 38成为在轴向上隔开的两排。
磨碎盘22更清楚地示出在图2中。磨碎盘22最好为扁平盘,其周 边上有许多帮助切碎过程的凹口42。磨碎盘还有若干推动器44,该实 施例示出两个推动器。推动器直立地固定在盘上靠近盘周边处,帮助 把要切碎的废弃部推到切碎环20的狭槽33。图2所示推动器44为固 定推动器,即它们固定在磨碎盘22上,无法相对磨碎盘22活动。它 们各用两个铆钉46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2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