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镜、带灯的反射镜及反射镜的成形模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2163.0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冈崎佳生;小林祐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G02B5/10;C03B11/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强;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投影装置的光源或光纤的光源的凹面形状的 反射镜、凹面形状的反射镜中具有超高压水银灯的带灯的反射镜、以 及该凹面形状的反射镜成形时使用的成形模。
背景技术
用于图像显示的投影装置有液晶投影装置或DLP(テキサスイン スツルメンツ公司商标)投影装置,作为这些投影装置用的光源,公 知的有:金属卤化物灯,将稀土类金属的卤化物作为发光物质;或超 高压水银灯,将水银作为发光物质,封入有大量的水银,以使亮灯时 的水银蒸汽压力达到150大气压以上。
近年来,为了能够易于搬运这种投影装置,对小型轻量化的要求 逐渐提高,因此投影装置用的液晶面板等面板逐年小型化。从而,为 了在小型化的面板上有效进行集光,要求光源的进一步小型化和高亮 度化。因此,近年来作为投影装置用光源,在上述灯中使用超高压水 银灯。
另一方面,这种超高压水银灯(以下简称为灯)为了将由灯射出 的光有效地会聚到具有一定面积的被照射面上,使用受光立体角度较 大的凹面形状的反射镜,随着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日本专利 3557988号公报所示,例如提出了内表面上具有三个不同曲面的反射 镜。具体而言,反射镜由旋转椭圆面的前方反射镜部分、球面的中央 反射镜部分以及旋转椭圆面的后方反射镜部分构成。而且,通过使用 该反射镜,可以将灯被中央反射镜部分反射的光引导到前方反射镜部 分,而且由于存在后方反射镜部分,即使在反射镜的颈部存在灯插入 用的贯通孔,也可以提高由灯射出的光的利用率。
发明人对使用内表面上具有三个不同曲面的该玻璃制的凹面形状 的反射镜的光源装置,测量了其被照射面上的光束。
对同一批制造的多个反射镜测量光束的结果,即使使用内表面上 具有三个不同曲面的反射镜,与使用一直使用的具有由旋转椭圆面等 一个曲面构成的反射面的反射镜时的光束相比,也体现出很多不良性 能。
因此,对具有玻璃制的凹面形状的反射镜并且在该反射面上具有 两个以上曲面的反射镜的制造方法进行了研究。
投影装置的光源用的玻璃制反射镜通过使用成形模的挤压成形而 制造。
图4(a)~(d)是用于说明一系列的制造工序的图。
成形模200具有:箭模210,形成待成形的玻璃制凹面反射镜的 内表面形状;主体模220,形成反射镜的外侧形状;以及环形模230, 堵塞箭模210与主体模220的上方端部的间隙,并形成玻璃制反射镜 的前面开口部的形状。
如图4(b)所示,以往使用的是由单一部件构成的箭模。如图4 (a)所示,主体模220具有适合于待成形的反射镜形状的内表面形状, 在内表面的底部具有用于形成反射镜的颈部的开口的颈部用台状部 221。在该主体模220中放入熔融的玻璃10N,如图4(b)的箭头所示, 利用箭模210从上方施加压力并压入。如图4(b)所示,该箭模210 略小于主体模220的内容积,熔融的玻璃10N受压扩张,反射镜的基 体10a形成在此时产生的空腔C中。几乎是在瞬间将该箭模210压下, 接下来,使箭模210上升。在该状态下进行自然冷却或强制冷却,从 而冷却反射镜的基体10a。图4(d)是图4(c)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4(d)所示,在玻璃进行冷却时,若空气被封在箭模210的外侧 的两个曲面210A、210B的边界处的凹部215中,则玻璃的粘性随着冷 却而增大,玻璃自身不再流入到凹部215内部。其结果判断出:在该 反射镜的基体10a凝固到一定程度的状态下从主体模220中取出时,与 箭模210的外侧的两个曲面210A、210B的边界对应的玻璃基体10a 的曲面的交叉部位K的半径R(mm)变大,呈现出带有圆角的形状。 而且判断出,该半径R的大小影响反射镜的光利用效率。
专利文献:专利35579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镜及具有该反射镜的带灯 的反射镜,进而提供用于制造该反射镜的成形模,其中,在逐渐小型 化的投影装置中使用的作为光源装置的反射镜中,高效反射来自光源 灯的射出光并使其向前方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2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