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电话装置及远端取回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1959.4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6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施瑞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93 | 分类号: | H04M3/493;H04M1/25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电话 装置 远端 取回 数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智能型电话装置,尤其有关于一种能够提供响应位于远端的使用者的查询来取回智能型电话装置所存储的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与用途也逐渐多样化。智能型电话装置(smart phone)乃是新一代的手机电话技术,其为一种包含所有特色的移动电话装置并且具有类似于个人电脑的功能。一般而言,智能型电话装置内部会安装开放式作业系统以作为数据处理的核心单元。利用其惊人的运算能力与内置的绘图引擎以及通讯接口,智能型电话装置可提供使用者一个方便且功能强大的移动计算机平台。与传统的手机相比,智能型电话装置提供了多种适用于强化的数据处理与网络连线的应用程序。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智能型电话装置来拍照、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存储/管理数字数据或是进行及时通讯。
由于智能型电话装置提供了数字数据的存储与分类管理的功能,使用者会把经常存取的数字数据,如电话簿与通讯录存储在智能型电话装置的存储媒介中,以便进行集中式管理。然而,当使用者忘了携带智能型电话装置出门时,使用者将无法立刻取回智能型电话装置所存储的数据。在这种情形下,使用者必须要等到回家后才能够取得智能型电话装置来查询智能型电话装置所存储的数据。如此一来,对于在智能型电话装置不在身边却急着想要取回智能型电话装置所存储的数据的使用者而言,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提供远端数据取回服务的智能型电话装置以及其远端数据取回方法,以方便智能型电话装置的使用者在智能型电话装置无法接触的情形下顺利取回智能型电话装置所存储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使用者自远端取回智能型电话装置所存储的数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远端数据取回服务的智能型电话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型电话装置,其包含:控制单元;收发单元,连接至该控制单元,用以接收来自一通讯装置的查询信息并传送回应信息至该通讯装置,其中该查询信息包括密码与命令;以及存储单元,连接至该控制单元,用以存储数字数据,该智能型电话装置执行远端数据取回服务,其根据该密码及该命令从该存储单元中读取所指定的数字数据,并且将该数字数据通过该回应信息由该收发单元传回至该通讯装置。
如上所述的智能型电话装置,其中该远端数据取回服务包含进行文字分析,用以分析该收发单元所接收的文字信息,以根据该文字信息中的密码及命令从该存储单元中读取所指定的数字数据。
如上所述的智能型电话装置,其中该远端数据取回服务包含进行语音识别,用以分析该收发单元所接收的语音信息,以根据该语音信息中的密码及命令从该存储单元中读取所指定的数字数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让使用者自远端取回本发明智能型电话装置所存储的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采用两种实施模式来完成。第一种实施模式的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由通讯装置发出查询信息至智能型电话装置,其中该查询信息包含密码与命令;判断该查询信息的格式是否正确;该查询信息的格式正确时,根据该查询信息中的密码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执行该查询信息中的命令来取回该使用者所欲取回的数据;以及将所取回的数据传回至该通讯装置。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查询信息以选自短信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加强型信息服务以及无线应用软件协定信息服务的短信格式所组成的群族其中之一传送。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通讯装置为电子邮件收发装置。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电子邮件收发装置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智能型电话装置。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a)还包括下列子步骤:由该电子邮件收 发装置发出电子邮件,该电子邮件的标题包括该查询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e)还包括下列子步骤:由该智能型电话装置发出电子邮件至该通讯装置,该电子邮件包括该所取回的数据。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命令指定该使用者所要取回的数据的种类。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由该通讯装置发出至该智能型电话装置的查询信息还包含识别码以及属于该命令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1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