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1843.0 | 申请日: | 200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正次;德永博之;德野吉宣;松本和泰;泽田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G01N27/327;C12Q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传感器 | ||
1.一种生物传感器,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端部;
第2基板,其具有端部;以及
板状的隔片,其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间,与所述第1 基板以及所述第2基板相互贴合,构成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间可 采取试样液的试样供给路;
所述隔片具有前缘部,
在所述隔片上,为了构成试样供给路,形成从所述前缘部的中央向所述 隔片的后方的狭缝状的缺口部,
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隔片的所述前缘部在俯视时从所述第1 基板的所述端部突出,处在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端部不同的位置上,
在所述试样供给路上将由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隔片的所述前 缘部的所述缺口部形成的开口作为所述试样供给路的入口,导入所述试样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端部在俯视时呈相互相 同的形状,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
3.一种生物传感器,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端部;
第2基板,其具有端部;以及
板状的隔片,其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间,构成在所述 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间可采取试样液的试样供给路;
所述隔片具有前缘部,
在所述隔片上,为了构成试样供给路,形成从所述前缘部的中央向所述 隔片的后方的狭缝状的缺口部,
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端部在俯视时具有相互 不同的形状,
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隔片的所述前缘部在俯视时从所述第1 基板的所述端部突出,
在所述试样供给路上将由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隔片的所述前 缘部的所述缺口部形成的开口作为所述试样供给路的入口,导入所述试样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端部在俯视时相互有 0.1mm以上距离的偏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片与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的任何一方一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在所述供给路内设置的、为对所述试样液进行电化学分析的 电极和试药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给路内的一部分上形成空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路的内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面进行了亲水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端部相互有0.1mm以上 距离的偏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片与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的任何一方一体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在所述供给路内设置的、为对所述试样液进行电化学分析的 电极和试药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给路内的一部分上形成空气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路的内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面进行了亲水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18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