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阴极放电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1358.3 | 申请日: | 200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森栋映介;西原隆史;堀内正和;宇野一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利盛东芝照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78 | 分类号: | H01J61/78;H01J6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昭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电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阴极放电灯。
背景技术
过去,液晶显示装置的背照光装置的光源广泛采用冷阴极放电灯。该冷阴极放电灯的结构是:一般在玻璃灯管的内壁上形成荧光层,在内部放电空间中封入放电介质,在该玻璃灯管两端的内部设置电极,一端分别与电极连接的供电用引线的另一端分别从玻璃灯管的端部向外部引出。
作为这样的冷阴极放电灯的供电部的结构,已知有一种如特开平9-1732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结构。在该过去的冷阴极放电灯中,如图3所示,在将放电介质封入内部放电空间的玻璃灯管1的两端内部设置电极2,将一端与该电极2连接的供电用引线3的另一端从玻璃灯管1的端部向外部引出。然后,在玻璃灯管1的端部外表面上安装导体罩或者灯头4,该灯头4通过焊锡5与供电用引线3的外端部电连接。该罩或者灯头5是为了当将该冷阴极放电灯安装在背照光单元上并使其点亮时、与来自背照光单元侧的逆变器的引线连接而设置的。
但是,在过去的冷阴极放电灯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因为如上所述,为了提供来自逆变器电源的功率,而在玻璃灯管1的端部上安装罩或者灯头5,所以在该制造工序中,要作为与玻璃灯管分开的其它构件,来制作罩或者灯头5,并需要在玻璃灯管1的端部上安装该构件的工序,为了制造罩或者灯头5要花费成本,结果使得冷阴极放电灯的制造成本也提高。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7329号公报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过去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阴极放电灯,该冷阴极放电灯能够以低成本形成玻璃灯管端部的电流导体层,进而力图降低灯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一种在玻璃灯管的内部放电空间中封入放电介质、并在该玻璃灯管的两端内部设置电极、且一端分别与上述电极连接的供电用引线的另一端分别从该玻璃灯管的端部向外部引出的冷阴极放电灯,在上述玻璃灯管的两端外周面以及端面上通过浸渍焊锡形成电流导体层。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玻璃灯管的端部向外部引出的供电用引线沿着上述玻璃灯管的端面弯曲。
而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电用引线的弯曲部的尺寸在上述玻璃灯管端面半径以内。
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电流导体层的焊锡是以锡、锡与铟的合金、以及锡与铋的合金中的任一种为主要成分,并且添加锑、锌、铝中的至少1种。
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上述玻璃灯管的两端内部的一对电极的对向侧的各前端部这样配置,使其位于比上述电流导体层的灯中心侧的前端部的位置更靠近灯中心侧。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因为通过浸渍焊锡而在玻璃灯管的端部形成电流导体层,所以相比较于作为其它零件来制造罩或者灯头并安装在玻璃灯管的端部上的情况,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该电流导体层的形成成本,进而能够力图降低灯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冷阴极放电灯的灯轴端部附近部分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冷阴极放电灯的灯轴端部附近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过去的冷阴极放电灯的灯轴端部附近部分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1玻璃灯管
2电极
3、3A供电用引线
6电流导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第1实施形态)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冷阴极放电灯,在玻璃灯管1的内部放电空间中封入放电介质,在玻璃灯管1的管轴两端的内部设置电极2,一端分别与电极2连接的供电用引线3的另一端分别从该玻璃灯管1的端部向外部引出。然后,在玻璃灯管1的两端外周面和端面、以及供电用引线3的外部露出端部上,通过浸渍焊锡来形成电流导体层6。而且,在玻璃灯管1的内壁面上形成荧光层和保护层,但是这并没有图示。
电流导体层6的焊锡是以锡、锡与铟的合金、以及锡与铋的合金中的任一种为主要成分,并且添加锑、锌、铝中的至少1种。
在上述结构的冷阴极放电灯中,相较于电流导体层6的前端部的位置,将两电极2的分别对向侧的前端部设定在更靠近中心侧的位置上。这是为了避免电极2之间的放电延迟。
本实施形态的冷阴极放电灯是作为背照光单元的光源来使用的。当安装在背照光单元上使用时,将该冷阴极放电灯两端的电流导体层6安装在背照光单元侧的供电用插座或者供电用接线柱上,并通过由逆变器电源提供交流电,从而使其放电点灯。这时,最好由逆变器电源提供100kHz以下的高频交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利盛东芝照明株式会社,未经哈利盛东芝照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1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 下一篇:媒体流中继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