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00856.6 | 申请日: | 200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H01L23/1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封装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半导体芯片的封装,特别有关于一种嵌入半导体芯片至封装体的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工业中,集成电路一般形成于晶片上,其中,在同一片晶片上的多个半导体芯片可同时形成,因此,这些半导体芯片随后可从晶片上切割出来,然而由于这些半导体芯片体积既小且易碎,因此在使用这些芯片之前必须先予以封装。
图1显示传统的封装体,其包括半导体芯片(晶粒)2,其可通过凸块(solderbumps)6附着于封装基底4上,封装基底4包括核心层8及多个建构在核心层8上下两侧的互连线层,晶粒2和核心层8被互连线层所分隔。晶粒2附着在核心层8的一侧,而在其相对的另一侧,则形成球栅阵列(BGA)的锡球10以连接封装基底4至其他的电子元件,例如主机板(motherboard),晶粒2和球栅阵列的锡球10通过互连线层的金属线和插塞进行电耦接。插塞12则形成于核心层8中以从核心层8的一侧电连接至另一侧。
传统封装体的问题如下。首先,形成凸块的成本很高,且如果凸块连接失败也容易使封装工艺遭遇到高的合格率损失。其次,晶粒2一般具有的热膨胀系数(CTE)大约为2.3至4.2,另一方面,核心层8由于一般由双马来亚酰胺-三氮杂苯树脂(Bismaleimide-Triazine;BT)形成,其热膨胀系数大约为15,因此,在热循环工艺之下,不匹配的热膨胀系数所导致施加在晶粒2和凸块6上的应力,会使得晶粒2产生翘曲,及/或使得凸块连接失败。第三,由于使用核心层8,封装体的厚度会有所增加,其中包括BGA锡球10、封装基底4、晶粒2在内的整个封装体的总厚度可达2.3mm,此种过厚的厚度并不符合未来的规格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封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本发明。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层,其成分包括合金42材料;晶粒,附着于基板层的第一侧面上;及互连线结构,位于晶粒上,其中互连线结构包括插塞及连接晶粒的导线。
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其还包括第二基板层,该第二基板层成分包括合金42材料,位于该第一基板层的第一侧面上,其中该晶粒形成于该第二基板层的开口中。
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其还包括额外的电子元件,附着于该第一基板层的第一侧面上且连接到该互连线结构。
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其中该互连线结构包括插塞以直接连接到该晶粒。
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其中该第一基板层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不含互连线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基板层,其成分包括合金42材料;第二基板层,附着于第一基板层的第一侧面上;开口,位于第二基板层中;晶粒,位于开口中,且附着于第一基板层的第一侧面上;第一绝缘层,位于晶粒及第二基板层上;多个第一插塞,位于绝缘层中且实体性接触晶粒;及互连线结构,位于第一绝缘层上,其中,互连线结构包括:第二绝缘层,多个第二插塞及导线,位于第二绝缘层中,其中至少有部分的第二插塞及导线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塞;及多个球栅阵列锡球,位于互连线结构的上表面。
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其中该第二基板层成分包括合金42材料。
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其中该第一绝缘层包括ABF增层膜材料。
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其还包括额外的电子元件,附着于该第一基板层的第一侧面上,且通过第三插塞连接到该互连线结构,其中,该互连线结构和第三插塞间的连接不含凸块。
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封装结构,其中该第一基板层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不含互连线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合金42材料和半导体晶粒有近似的热膨胀系数,因此由封装体施加给晶粒的应力可以减少。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传统的封装体,其中互连线层形成于核心层的两侧。
图2至图10显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制造过程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半导体芯片(晶粒) 6凸块 4封装基底
8核心层 10球栅阵列锡球 12插塞
20基板层 24基板层 22粘着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次性套穿型穿着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