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0765.2 | 申请日: | 2007-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双;孔令仁;谷昌军;陈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624 | 分类号: | C04B35/624;C04B35/46;C04B33/04;C04B41/86;C03C8/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王鹏翔 |
| 地址: | 21130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纳米 抗菌 功能 陶瓷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前驱体—掺杂钛酸溶胶,制备陶瓷或炻器的素烧体和釉烧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掺杂钛酸溶胶负载在陶瓷或炻器表面,即以银、铈或镧等稀土元素离子掺杂,经过焙烧得到纳米TiO2光催化陶瓷或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掺杂TiO2光催化剂前驱体—杂钛酸溶胶的制备方法,钛酸溶胶是由钛酸丁酯、酸、醇、水、乙二醇胺按照其摩尔质量比1∶6~10∶8~20∶2~6∶1~5,所述酸为盐酸、草酸、冰醋酸或甲基丙烯酸等;所述醇为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等;再加银、铈或镧等稀土元素离子,即银、铈或镧元素比例是1∶0.3~2,其质量和是溶胶的0.1~2%,所述银、铈或镧均为可溶性盐;将它们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均匀、透明的钛酸溶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陶瓷或炻器素烧体的制备方法为:素烧坯体的配方为:星子高岭土20~30%,九江高岭土25~30%,溪口土12~18%,朗溪土12~18%等;配方化学组成:SiO2 67.7±2%,Al2O3 27.2±2%,K2O 2.5±O.5%,Fe2O3 1.4±0.2%,余量为钠、钙、镁氧化物,即Na2O 0.4%,CaO 0.4%,MgO 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瓷或炻器载体素烧坯体的制备方法为,先制备陶瓷或炻器的素烧体,制作工艺是:配方原料→加水球磨→压滤挤干→粗练→陈腐→2次真空精练→制成直径为10mm~20mm陶瓷或炻器球或其它制品→烘干→修洗→烘干→在900℃下焙烧10~15hr→检验→待用,得到陶瓷或炻器素烧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陶瓷或炻器素烧体的制备方法为,配置透明釉料,其成分为:长石45±3%、石英18±2%、方解石15±2%、苏州土8±1%等,配方化学组成:SiO2 61.4±2%,Al2O3 12.1±1%,CaO 11.8±1%,ZnO 6.8±1%,K2O 4.9±0.5%,MgO 1.5±0.2%,Na2O 1.3±0.2%,Fe2O3 0.2±0.05%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明釉料配置方法是,将透明釉料加40~60%水后进行球磨、除铁、分样筛分离、调节浆液比重1.45g/ml,制得浆液用真空喷涂法向陶瓷或炻器素烧体上施釉,然后在1200℃下釉烧,得到陶瓷或炻器球的釉烧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瓷或炻器釉烧体的制备工艺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掺杂钛酸溶胶负载在陶瓷或炻器球表面,陶瓷或炻器球的釉烧体在掺杂钛酸溶胶液中浸渍1~10min,提拉离开液面的线速度为1~10cm/min,晾干,此过程重复1~10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釉烧负载了TiO2陶瓷或炻器,采用程序升温法在电炉内烧制,即以3~8℃/min的速度从室温开始升温,在80~160℃、170~240℃、280~360℃、400~500℃各保持30~40min,最终温度升至500~600℃,保持60min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直径为10mm~20mm的高效纳米TiO2光催化灭菌陶瓷或炻器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铁离子,银元素∶铁元素比例是1∶0.3~2,其银、铁、铈或镧均为可溶性硝酸盐。
10、高效纳米抗菌功能陶瓷的应用,其特征是所陶瓷或炻器为陶瓷和或炻器球,用于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7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