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材料发泡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0364.7 | 申请日: | 200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安 |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32;C04B18/08;C04B18/10;C04B14/06;C04B1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卫华 |
| 地址: | 062552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材料 发泡 保温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材料发泡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建筑取暖耗能浪费严重,建筑节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节能课题。
我国建筑外墙使用聚苯泡沫板作为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其存在着易燃、不耐高温、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将提供新型的无机材料发泡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保温材料具有轻质、高效、防火、节能、环保的性质。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机材料发泡保温材料,为由硬面层和发泡层构成的层状结构,其中:其硬面层采用按以下配比的材料制成:粉状工业废料50~70份,胶凝材料30~50份;其发泡层采用与硬面层相同的材料经加入发泡剂发泡制成。
所述粉状工业废料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粉煤灰、炉灰、河沙、海沙、天然沙、石粉、尾矿、废渣。
所述胶凝材料为MgO和MgCl2,两者的比例为3~5∶2。所述发泡剂为H2O2。
一种生产无机材料发泡保温材料的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1:将粉状工业废料和胶凝材料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制作硬面装饰层;
步骤2:对所述硬面装饰层进行固化养护;
步骤3:在固化后的硬面装饰层背面加入发泡材料;
步骤4:进行固化养护;
步骤5:开模、裁边。
所形成的产品为无机材料发泡保温装饰板,其一面为硬面装饰层,另一面为发泡层。
在所述步骤1中,可在硬面装饰层中加纤维或纤维格布。
在所述步骤4中,在15℃至37℃的环境下,固化养护24小时至72小时。
一种生产无机材料发泡保温材料的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1:将粉状工业废料和胶凝材料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制作硬面板;
步骤2:对所述硬面板进行固化养护;
步骤3:将固化后的两块硬面板固定在模具中;
步骤4:在两块硬面板之间加入发泡材料;
步骤5:进行固化养护;
步骤6:开模、裁边。
所形成的产品为无机材料发泡轻型保温板,其两面为硬面层,中间为发泡层。
在所述步骤1中,在硬面装饰层中加纤维或纤维格布。
在所述步骤5中,在15℃至37℃的环境下,固化养护24小时至72小时。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常温下无机材料化学强力发泡的节能环保建筑装饰材料,它具有以下优点:
1.主料采用工业废料,清除环境污染,变废为宝,且成本低。
2.免烧,免蒸,在常温下快速自然发泡可达1~5倍。
3.隔冷,隔热,隔音效果好。
4.不燃烧、耐火,无挥发气体放出。
5.容重小,防水好。
6.料浆浇注,流平性好。
7.发泡体与硬面层自然结合牢固。
8.原材料易购,成本低。
9.无毒,无害,无污染,绿色环保。
本发明产品完全符合建设部关于发展轻质、高效、防火、节能、环保技术发展的新型保温材料的要求,并具有外墙装饰的作用,是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和建筑彩钢板的替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保温装饰板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轻型保温板制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我国无机材料发泡经历了铝粉蒸养发泡和骨胶物理搅拌发泡两个时代。本发明无机材料发泡保温材料为由硬面层和发泡层构成的层状结构,其使用常温下无机材料化学强力发泡,并采用粉状工业废料,所制成的产品具有轻质和保温的性能。
本发明的原料为粉状工业废料、胶凝材料和发泡剂,各原料重量的配比为:粉状工业废料50~70份,胶凝材料30~50份,发泡剂1.5份。其中:
粉状工业废料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如粉煤灰、炉灰、河沙、海沙、天然沙、各种石粉,各种尾矿,废渣等。
胶凝材料选用MgO(氧化镁)和浓度为28~30%的MgCl2(氯化镁),两者的比例为3~5(MgO)∶2(MgCl2)。
发泡剂使用浓度为30%的H2O2(过氧化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安,未经李志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