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取对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0340.1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梅宏;曹东刚;周明辉;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取对象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在对象关系持久化系统中 预取对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日益成熟,系统中的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 呈指数级增长,使得应用负载日趋严重,加之网络带宽的不足,导致用 户在使用系统时延迟时间过长,因此,提高持久化应用性能成为企业应 用的主要目标。持久化即把内存中的数据或文档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 储设备中,具体是指将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在关系型的数据库中。
持久化操作包括和数据库相关的各种操作,持久化系统位于业务逻 辑层和数据库层中间,负责将数据对象保存到数据库中。提高持久化应 用性能的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缓存技术。缓存是介于应用程序和物理数据 源之间的存储介质,其作用是为了降低应用程序对物理数据源访问的频 率或次数,提高应用的运行性能。缓存内的数据是对物理数据源中的数 据的复制,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从缓存中读取数据。缓存的介质一般采用 用于计算机内存的随机存取存储器,读、写速度很快;如果需要存放的 数据量非常大时,也会采用硬盘作为缓存介质。
对于目前的中、大型软件系统而言,需要持久化的对象种类多、数 量大且关系复杂。在大型系统中,具有不同类型的对象,对象之间的映 射关系也相当复杂,从而大大增加了软件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系统 的性能。因此,在对对象进行预取时,目前采用的缓存预取方法主要是 顺序预取算法,即对于读请求的对象,预取时只进行顺序的优化。这种 方法中并没有考虑到目前持久化应用中,种类多、数量大且关系复杂的对象, 因此无法对对象查询中的关联关系做出更为精确的预取策略,不分对象的大 小,全部进行预取,会导致较大的网络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象关系持久化系统中预取对象 的方法,可提高系统的读命中率,同时降低了网络通信的负担。
为此,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对象关系持久化系统中预取对象的 方法,包括持久化系统接收到读请求后,根据读请求对象的类型和关键字判断 对象缓存中是否存储有所述读请求对象信息;若有存储,则向用户返回读请求 对象信息;若没有存储,则根据所述读请求对象在持久化系统中所存储的对象 关系映射信息分析所述读请求对象的每个属性,并将生成的读请求对象信息存 入对象缓存中;当所述对象的属性信息映射到数据库中的类型不是BLOG或CLOG 数据类型信息时,进行预取判断;当所述对象的属性信息映射到数据库中的类 型是BLOG或CLOG数据类型信息时,并不进行数据预取,而是生成一个动态代理 存储在对象缓存中。
本发明所涉及的对象关系持久化系统中预取对象的方法,通过引进预取策 略到对象关系持久化系统中,适应了目前持久化系统中种类多、数量大且关系 复杂的对象设计,对对象查询中的关联关系做出更为精确的预取策略,最大程 度地提高系统的读命中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网络通信的负担,提高企业应用 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对象关系持久化系统中预取对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对象缓存中无对象信息时持久化系统获取读请求对象信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当用户向持久化系统发出读请求后,步骤1持久化系统接收 到读请求后,根据读请求对应的对象的类型、关键字判断对象缓存中是否存 储有所述对象的信息;步骤2若有存储,则返回读请求对应的对象的信息; 步骤3若没有存储,则根据所述对象在持久化系统中所存储的对象关系映射 信息,分析所述对象的属性信息,并将生成的对象信息存入对象缓存中。
本发明要求在对象关系持久化系统中维护对象关系映射信息,以保证在后 续操作中,能够进行正确的关联和判断,这些映射信息应包括:各个为对象的 类型、关键字以及其所关联的对象信息,对象所映射的数据库表,对象的不 同属性所对应的包括数据库外键、关系表的数据库表项。本发明存储对象信 息的关系数据库可以是当前流行的任意一种关系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便式生物培养基
- 下一篇:一种自毁式注射器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