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水系统的综合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00300.7 | 申请日: | 200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葛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净源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5/00 | 分类号: | C02F5/00;C02F1/50;C02F1/66;C02F1/58;C02F10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友彭 |
| 地址: | 100036北京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水系 综合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循环水系统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循环水系统的补水进行处理;对循环水系统中的循环水进行监测并且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对循环水系统中各换热器、散热器和/或各类阀门和仪表进行防垢、防腐及沉积污垢的处理,上述的三部分处理是在循环水系统的综合处理中同时进行的;其中,
所述的对补水进行处理是根据水源的水质、水在循环水系统的工作温度和循环水系统中的设备、管道和阀门的材质及结构对水质的要求,对水源水中的杂质、硬度、菌类、PH值和氯离子分别进行过滤、软化、杀菌、调整PH和氯离子的处理,使补水达到系统的要求并补充至循环水系统中;
所述的对循环水进行监测和处理是对通过监测循环水系统总管道中的循环水的杂质、硬度、氯离子、菌类和PH值后,根据循环水系统对循环水中的杂质、硬度、氯离子、菌类和PH值的要求,对循环水进行物理、化学或物理和化学处理;
对循环水系统中各换热器、散热器和/或各类阀门和仪表进行防垢、防腐及沉积污垢的处理是通过在各个各换热器、散热器和/或各类阀门和仪表的出水端装有恒流量调节阀;同时在各个换热器、散热器和/或各类阀门的进水端装有物理场水处理器或物化法全程水处理器的方式来进行的:或者同时在换热器、散热器和/或各类阀门的进水端装有三通阀的方式来进行的;或者同时在换热器、散热器和/或各类阀门的进水端装有三通阀和射频式水处理器或三通阀和物化法全程水处理器串联的方式来进行的;
当所循环水的工作温度在是60-90℃时,水质的硬度控制在小于100ppm、杂质小于20ppm内;当所循环水的工作温度在是40-60℃时,水质的硬度控制在小于200ppm、杂质小于20ppm内;当所循环水的工作温度在是20-40℃时,水质的硬度控制在小于300ppm、杂质小于20ppm内;当所循环水的工作温度在是20℃以下时,水质的硬度控制在小于450ppm、杂质小于20ppm内;
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铜制时,将水质的PH值调节控制在9-10之间;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钢制时,将水质的PH值调控在10-12之间;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铝制时,将水质的PH值调控在8.5-9之间;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不锈钢时,将水质的PH值调控在10-12之间;当循环水系统中同时存在钢、铜、铝、不锈钢时,将水质PH值调控在8.5-9之间;
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钢制时,将补水、循环水氯离子浓度均控制在小于等于300ppm;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铜制,将补水、循环水氯离子浓度均控制在小于等于100ppm;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铝制时,将补水、循环水氯离子浓度均控制在小于等于50ppm;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AISI304型不锈钢时,将补水、循环水氯离子浓度均控制在小于等于10ppm;当循环水系统中换热器、散热器、各类阀门和仪表的材质为AISI316型不锈钢时,将补水、循环水氯离子浓度均控制在小于等于100pp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系统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循环水处理是对进入各换热器、散热器和/或各类阀门和仪表之前的循环水进行处理,它是通过物化法全程水处理器或浮动床过滤器辅助化学加药的综合方式,对循环水水质进行综合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水系统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类循环水系统对菌类的要求,依据补水水质、大气环境、循环水水质和物料漏渗情况,采用以物理杀菌为主,化学氧化类或非氧化类药剂交替投加为辅的处理方法,使水中的菌类控制在所需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净源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净源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3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压式管件质检工具
- 下一篇:高效环保喷射式燃烧器燃烧炉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