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性肾炎的中药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0050.7 | 申请日: | 2007-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肾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肾炎的中药,是一种治疗急性肾炎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临床表现。这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之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上绝大多数属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中医文献无急性肾炎这一名称,属于祖国医学“水肿”中的“风水”、“阳水”和“溺血”等范畴。“水肿”一词最早见于《素问·水热穴论》“肺为喘呼,肾为水肿”。此外,根据本病尿血的症候,《素问·气厥论》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而《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中“热在下焦则尿血”,是急性肾炎血尿证候的记载。
本病多见于儿童,好发年龄为5~14岁。较少累及中、老年人,40岁以上仅占总发病人数的10%以下。2岁以下罕见发病。男女比例为2比1。潜伏期:大部分病人有前驱感染史,轻者可无感染的临床表现。肾炎的严重程度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链球菌感染后1~3周开始出现肾炎的临床症状,潜伏期平均约10天,也可能较短。一般皮肤感染较上呼吸道感染所致者为长。前者多为14~21天、后者多为6~12天。罕见潜伏期超过3周者。部分患者在感染过程中可有一过性轻度蛋白尿及镜下血尿,可能与发热、链球菌的红斑毒素作用于GBM有关。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急性肾炎的病因不外内、外二端。就内因而言,主要是生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节,劳逸不当,调理失宜,导致脾肾亏虚。外因方面,则多因六淫外袭,疮毒内陷。
正气不足加之外邪入侵是急性肾炎发生的主要原因,病位主要在肾,但与肺、脾密切相关。证候演变趋向是从表及里,由上焦、中焦而达下焦,从标实为主逐渐向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演变。急性水肿期为正邪剧争的病理过程,水肿消退期则进入正虚邪恋阶段。若通过治疗使邪去正安,则可使患者向愈,否则失治误治,病情亦可发展加深,以致五脏俱病,诸证丛生,迁延难治,严重者可有水气凌心,上蒙清窍,甚至肾元衰竭,血脉受阻,湿毒潴留,危及生命。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肾炎的中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优选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桑白皮1.5~6份 赤小豆1.5~6份 茯苓皮1.5~6份
连翘1.0~4份 金银花1.0~4份 蒲公英1.0~4份
野菊花1.0~4份 白鲜皮1.0~4份 牡丹皮1.0~4份
陈皮0.1~2份 紫花地丁1.0~4份 麻黄0.1~1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最佳配比是:
桑白皮2.5~3.5份 赤小豆2.5~3.5份 茯苓皮2.5~3.5份
连翘1.5~2.5份 金银花1.5~2.5份 蒲公英1.5~2.5份
野菊花1.5~2.5份 白鲜皮1.5~2.5份 牡丹皮1.5~2.5份
陈皮0.5~1.5份 紫花地丁1.5~2.5份 麻黄0.3~0.7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桑白皮3份 赤小豆3份 茯苓皮3份
连翘2份 金银花2份 蒲公英2份
野菊花2份 白鲜皮2份 牡丹皮2份
陈皮1份 紫花地丁2份 麻黄0.5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桑白皮 药性 甘、辛,寒。归肺、脾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肺热或水饮停肺的胸满喘咳,咳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787页)。
赤小豆 药性 甘、酸,微寒。归心、小肠、脾经。具有利水消肿退黄,清热解毒消痈的功效。可治疗水肿,脚气,黄疸,淋病,便血,肿毒疮疡,癣疹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第1443页)。
茯苓皮 药性 平,味甘、淡,无毒。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水湿肿满,小便不利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156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脚踏抽液冲洗、喷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