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益生菌的营养蛋白粉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99425.2 | 申请日: | 2007-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贺长生;蒋峰;赵军;侯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兴企食品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305 | 分类号: | A23L1/305;A23L1/30;A23L1/302;A23L1/304;A61K35/74;A61P1/00;A61P1/14;A61P1/10;A61P39/06;A61P37/02;A61P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 地址: | 10006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益 营养 蛋白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营养素的作用改善和提高机体、脾、胃功能,维持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含有益生菌的营养蛋白粉。
背景技术:
人一出生就与外界微生物接触,并很快在体内、体表形成了正常的微生物群。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命存在不可侵害的组成部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一直与其体内、体表的正常微生物保持着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是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性组合,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上的平衡。一些疾病的发生在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结构的改变和宿主的生理之间以及正常微生物群结构的改变和宿主的生理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微生态失调是指正常微生物之间以及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
正常大肠内每克粪便中含107~1012个微生物,在大便正常菌谱中,常住菌占90%以上,其中普通大肠杆菌与肠球菌各占一半,过路菌(如类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不超过10%,芽胞菌与酵母菌虽也称为常住菌,但数量不超过总菌数的10%。各菌群间按一定比例组合,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若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某些变化,导致过剩菌(包括过路菌、芽脑菌、酵母菌)繁殖显著超过正常值的40%以上,则引起肠道食物的分解紊乱,而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腹泻。
如正常菌群失调会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肝硬化及肝性脑病等疾病。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超过48小时以上,致粪便水份吸收过多,粪质干燥而硬,以致排出困难,经常3~5天或更长时间解大便1次。本病原因较多,大多由于热邪壅积、年老体虚、孕期等所引起。但因每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故必须根据各人排便习惯和排便是否通畅才能对有无便秘作出正确的判断。
近20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微生态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维持或调整人体微生态平衡、治疗微生态失调相关性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增进健康起了很大的作用。各国科学家对双歧杆菌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了它与肠道生理共生菌的一些新功能,并迅速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进行生物工程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膳食纤维的功能在营养学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对其理化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市场上有单一产品的低聚木糖粉或与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配制的不同产品,但制成的含有益生菌的营养蛋白粉还没有类似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木的是研制一种采用乳清蛋白粉、低聚木糖粉、瓜尔豆胶、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维生素、矿物质等配制加工而成的含有益生菌的营养蛋白粉,通过以上营养物的有机结合,使本品具有把多种不同功效成分融合在一起,通过营养素的作用改善和提高机体、脾、胃功能,维持人体正常微生物群,预防治疗便秘和腹泻,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和解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按重量比:
乳清蛋白粉 25~72%
低聚木糖粉 5~8%
瓜尔豆胶 2~4%
嗜酸乳杆菌 0.1~0.2%
双歧杆菌 0.1~0.2%
β环状糊精 4~8%
白糖 12.8~60%
维生素B1 0.01~0.02%
维生素B2 0.01~0.02%
乳酸锌 0.2~0.9%
硫酸亚铁 0.2~0.6%
牛奶粉末香精 1~3%
生产工艺:
为保证产品质量,所有操作均应在洁净的干燥环境内进行。
按照比例称取相应地物料,混合均匀。每袋10克,计量包装即可。按照重量配比加入物料--混合--粘合剂--制粒--干燥--整粒--检验--包装--成品,即制成具有美容保健作用的颗粒剂。
产品质量要求:双歧杆菌含量≥1×1010/100克;嗜酸乳杆菌含量≥1×1010/10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兴企食品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兴企食品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付款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播种、施肥分开实施的开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