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IPv6中用主机间隧道支持IPv4应用程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99367.3 | 申请日: | 200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毕军;李星;吴建平;程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29/06;H04L12/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ipv6 中用 主机 隧道 支持 ipv4 应用程序 方法 | ||
技术领域
使用主机间隧道在纯IPv6环境中支持IPv4应用程序的方法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网络过渡策略方面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IPv4地址空间不足问题,IETF提出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随着协议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的筹划基于IPv6的新一代网络。建立起了CNGI、6Bone等IPv6示范网络。在IPv6过渡过程中,一方面,网络基础设备需要被升级为支持IPv6;另一方面,用户主机上的应用程序也需要进行过渡。现有的大部分涉及网络的应用程序都是基于IPv4协议的,在纯IPv6环境中会因为处理IP地址时遇到的位数、格式等问题而无法正常运行。虽然随着过渡的进行,多数应用程序会逐渐升级为支持IPv6;但程序的重新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由于缺乏源代码、升级成本等问题,会有部分应用程序无法或不愿升级为支持IPv6。因此,在过渡的中后期,纯IPv6网络开始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下,如何为已有的IPv4应用程序提供支持,是实现IPv6顺利过渡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IPv6过渡问题,保证现有的IPv4网络和应用程序实现平滑过渡,目前提出了许多方案,归纳如下:
●采用双栈网络技术。这是指采用可以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设备来搭建网络的方法。由于设备可以同时支持IPv4和IPv6,可以保证IPv4程序的运行。
●采用协议翻译技术。这是在IPv4协议和IPv6协议之间进行协议翻译的方法,将IPv4的报头翻译成IPv6报头的格式。这一翻译过程可以在主机的协议栈中进行,也可以在专门的网关处进行。代表方案有NAT-PT、BIA、BIS等。
●采用特殊网关+主机与网关间隧道传输技术。这是一种在网络中设立特殊的地址服务器和边界网关的方法。当主机需要进行IPv4通信时,从地址服务器申请一个IPv4地址,并与边界网关建立起IPv4-in-IPv6的隧道。数据包通过隧道被传输给边界网关,通过网关送入IPv4网络。代表方案有DSTM等。
然而,目前这些方案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双栈网络技术的方法缺陷在于:网络设备需要同时支持IPv4和IPv6,在设备开销方面较大;网络中同时使用IPv4和IPv6,对网络的管理造成了很多不便。另外,该方法的部署颗粒度很大,必须以子网级别进行部署。不适于增量部署。
●采用协议翻译技术的方法缺陷在于:IPv6协议在报头格式方面与IPv4有比较大的区别,在协议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某些信息的丢失。此外,部分在主机协议栈中进行翻译的方法(包括BIA、BIS)将所有的IPv6数据包全部翻译成IPv4数据包,会影响上层IPv6应用程序的正常工作。
●采用特殊网关+主机与网关间隧道传输技术的方法的缺陷在于:首先,方法中的地址服务器和网关作为整个系统的关键点,很容易受到针对性的攻击,并可能成为性能方面的瓶颈。其次,该方法需要参与通信的对方在DNS系统中具有IPv4地址的条目,当过渡进行到中后期时,纯IPv6网络环境中的用户将不具有这一条件,会导致方法的失效。
对于IPv4应用程序来说,与IPv6应用程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使用的IP地址格式不同。针对这一特点,为了让IPv4应用程序在IPv6环境中正常工作,需要为其提供格式正确的地址。本发明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通过地址协商和主机间隧道来支持纯IPv6环境中IPv4应用的方案。本方案采用虚拟地址协商和主机间隧道的思路,在双方开始通信之前,首先为彼此协商出一个临时使用的虚拟IPv4地址,提供给上层的IPv4程序。在地址协商的同时,两台主机间的IPv4-in-IPv6隧道也自动被建立起来,通信过程中的数据通过这一隧道进行传输,而不需要借助特殊的服务器和网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纯IPv6网络环境中支持IPv4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地址协商和主机间隧道的方法,使得纯IPv6网络中的IPv4程序可以在不进行修改的情况下进行互相通信。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思路在于:在上层的IPv4应用程序进行DNS地址解析时,主机的协议栈拦截这一请求,并从DNS中解析到对方的IPv6地址。然后,使用这一地址与对方进行IPv4虚拟地址的协商,为彼此确定在这次会话中使用的IPv4地址,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两台主机间的隧道也自动被建立起来。当地址协商完成后,IPv4虚拟地址被返回给上层应用程序,此后的数据都通过主机之间的IPv4-in-IPv6隧道进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角度超声波传感器封装胶壳
- 下一篇:食盐自动加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