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仿生自组织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305.2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龚䶮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䶮 |
主分类号: | C10M159/12 | 分类号: | C10M159/12;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96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仿生 组织 润滑油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仿生自组织润滑油添加剂,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仿生自组织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微乳化表面活性剂、微乳化助剂和界面改性剂:
自组织分子 0.5-5份
相转移催化剂 0.8-10份
微乳化表面活性剂 2-15份
微乳化助剂 3-20份
界面改性剂 0.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纳米仿生自组织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仿生自组织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微乳化表面活性剂、微乳化助剂和界面改性剂:
自组织分子 0.8-3份
相转移催化剂 1.0-5份
微乳化表面活性剂 3.0-6份
微乳化助剂 4.5-8份
界面改性剂 1.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纳米仿生自组织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仿生自组织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微乳化表面活性剂、微乳化助剂和界面改性剂:
自组织分子 1-1.5份
相转移催化剂 1.3-2.7份
微乳化表面活性剂 3.6-4.5份
微乳化助剂 5.6-6.8份
界面改性剂 1.2-2.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纳米仿生自组织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仿生自组织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微乳化表面活性剂、微乳化助剂和界面改性剂:
自组织分子 1.2-1.5份
相转移催化剂 1.5-2.0份
微乳化表面活性剂 4.0-4.5份
微乳化助剂 6.0-6.5份
界面改性剂 1.5-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纳米仿生自组织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自组织分子是联苯类化合物或偶氮苯类化合物;
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使用选自曲拉通系列、司盘系列和吐温系列的相转移催化剂;
所述微乳化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磺酸、柠檬酸、水杨酸、亚麻酸或油酸形成的盐;
所述微乳化助剂是多元醇类、脂肪酸类或脂肪醚;
所述界面改性剂是聚酰胺或多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仿生自组织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类化合物是选自下式(I—IV)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I
式II
式III
式IV
其中,A和B分别是连接芳环的碳、氮或氧,它和两侧的芳环共轭体系形成刚性部分;
X和Y是分子的末端基团,它们是含有2-5个碳原子的烃基,其是直链的或是支链的,包括烷基、烯基或炔基,或是含有5-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是氰基或硫氰基;
所述相转移催化剂是曲拉通-100或司盘-60;
所述多元醇类是二元醇或三元醇,所述脂肪酸类是正十八酸;
所述脂肪醚是R-O-R’,其中R和R’分别为碳原子数1-15的烷基、烯基或芳基;
所述聚酰胺是分子量小于2000的聚乙烯酰胺,所述多胺是丙二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仿生自组织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化合物是联苯胺或4-氨基联苯;偶氮苯类化合物是对二乙氨基偶氮苯或对二甲氨基偶氮苯;
所述二元醇是丙二醇,所述三元醇是己三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䶮,未经龚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3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