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少精性不育症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9254.3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5/08;A61K35/56;A61K3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少精性 不育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少精性不育症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少精性不育症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少精症,亦称精子减少症,或精子稀薄症,指精子计数(密度)检查每毫升少于2000万,或精液中精子总数低于4000万而言。精子密度与生育能力一般呈正相关,少精症在男子不育症中最为多见。Smith在1971年报告,精子数低于2000万/ml,女方受孕的可能性只有19%。曾有临床学者对8000余例男性不育症的分析表现,少精症为1245例,占14.6%。本病属中医“精少”、“精清”、“精薄”、“不孕”、“无嗣”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室不节,不知持满,耗伤肾精;或五劳七伤,病久及肾;肾阳不足,命火式微,不能温煦脾阳,脾不运化水谷精微;或气血两虚,精亏水乏,血少精少。或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损伤脾气,不能化生精微以充精补髓等,皆可导致少精。中医在临床上分为肾精亏虚,肾阳虚证,肾虚脾弱,血瘀体虚,精室湿热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少精性不育症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龟甲 1.5~6份 枸杞子 1.5~6份 淫羊藿 1.5~6份
山药 1.0~4份 菟丝子 1.0~4份 五味子 1.0~4份
泽泻 1.0~4份 覆盆子 1.0~4份 熟地黄 1.0~4份
当归 1.0~4份 紫河车 0.1~2份 山茱萸 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龟甲 2.5~3.5份 枸杞子 2.5~3.5份 淫羊藿 2.5~3.5份
山药 1.5~2.5份 菟丝子 1.5~2.5份 五味子 1.5~2.5份
泽泻 1.5~2.5份 覆盆子 1.5~2.5份 熟地黄 1.5~2.5份
当归 1.5~2.5份 紫河车 0.5~1.5份 山茱萸 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龟甲 3份 枸杞子 3份 淫羊藿 3份
山药 2份 菟丝子 2份 五味子 2份
泽泻 2份 覆盆子 2份 熟地黄 2份
当归 2份 紫河车 1份 山茱萸 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龟甲药性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补心安神,固经止血的功效。可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手足蠕动,筋骨痿弱,小儿卤门不合,惊悸失眠,健忘,月经过多,崩中漏下。(《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1608页)。
枸杞子药性甘、平。归肝、肾、肺经。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功效。可治疗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248页)。
淫羊藿药性辛、甘,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可治疗阳痿遗精,虚冷不育,尿频失禁,肾虚喘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3152页)。
山药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可治疗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18页)。
菟丝子药性辛、甘,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的功效。可治疗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896页)。
五味子药性酸,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520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字的服装
- 下一篇: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