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氧化合物与轻烃转化集成制取小分子烯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8841.0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3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根权;付强;谢朝钢;李黎声;毛安国;孙新;张凤美;罗一斌;慕旭宏;张久顺;舒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11/02;B01J29/8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转化 集成 制取 分子 烯烃 方法 | ||
1.含氧化合物转化与轻烃转化集成制取小分子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轻烃原料在第一反应区内,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反应生成的 油气与挂炭催化剂不经分离进入第二反应区,所述催化剂含有特殊结构的 磷酸硅铝分子筛;
(2)、来自第一反应区的油气与挂炭催化剂在第二反应区内,与含氧 化合物和任选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反应;
(3)、来自第二反应区的油气与挂炭催化剂在第三反应区内,与任选 的含氧化合物接触、反应;
(4)、分离第三反应区的油气与待生催化剂,其中油气经分离得到产 品,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再生、脱气后返回第一反应区;
所述含氧化合物选自醇类、酮类、醚类、羧酸、醛类、多羟基化合物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轻烃原料选自蒸汽裂解C4-C5馏分、裂解汽油、催化裂化液化气、 催化裂化轻汽油、焦化轻汽油、含氧化合物转化产物中的轻质烯烃中的一 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特殊结构的磷酸硅铝分子筛焙烧脱除模板剂前的X-射线衍射数 据至少含有如表1所示的衍射峰,焙烧脱除模板剂前的13C MAS-NMR谱 图中具有49.22±2ppm、42.85±2ppm、19.55±2ppm和11.61±2ppm的 核磁共振峰;
所述挂炭催化剂的挂炭量低于10重%;
所述的小分子烯烃为乙烯和丙烯。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烃原料选自富含C4-C8 烯烃的馏分。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的碳数为C1~C5, 酮类的碳数为C3~C5,醚类的碳数为C2~C6,羧酸的碳数为C2~C4, 醛类的碳数为C1~C5,多羟基化合物的碳数为C2~C5。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化合物选自醇类、醚 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化合物选自甲醇、乙 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分子筛、基质, 以催化剂的重量为计算基准,分子筛含量为15~70重%,余量为基质。
7.按照权利要求1或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含的分子筛 中,特殊结构的磷酸硅铝分子筛含量为1~99重%。
8.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区的反应条件如下: 反应温度500-700℃,反应压力0-1000kPa,轻质烯烃的反应时间0.1-5秒。
9.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区的反应条件如下: 反应温度550-650℃,反应压力0-300kPa,轻质烯烃的反应时间0.5-3秒。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区的反应条件如下: 反应温度200-600℃,反应压力0-1000kPa,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时间0.1-10 秒。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区的反应条件如下: 反应温度250-500℃,反应压力0-300kPa,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时间0.5-8 秒。
1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反应区的反应条件如下: 反应温度300-600℃,反应压力0-1000kPa,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时间0.1-10 秒。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反应区的反应条件如下: 反应温度400-500℃,反应压力0-300kPa,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时间0.5-8 秒。
1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炭催化剂的挂炭量低 于5重%。
1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炭催化剂的挂炭量低 于3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8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