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网络单元中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98044.2 | 申请日: | 2007-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6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素林;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B1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单元 实现 以太网 服务质量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单元中实现以太网服务 质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是最新一代的无源光网络,具有高带宽,高 效率,大覆盖范围,用户接口丰富等众多优点。相对于其他PON技术,GPON更 注重多业务和QOS(业务质量)保证,因此很受电信运营商的青睐。
GPON在实现以太网业务时,当用户侧发送的以太网报文在ONU(光网络单 元)中发生拥塞(比如,从用户侧收到以太网报文的速度过快、ONU上行到 OLT的带宽不足、ONU内部CPU过载不能及时封装转发以太网报文等)时,需要 丢弃一部分报文,以此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现有解决网络拥塞的技术中,一般都是根据先进先出的规则,对于先到 的报文先发送,后到的报文,不管优先级如何,直接丢弃。由于这种技术 中,对以太网报文的丢弃是根据报文到达的顺序进行,而没有考虑报文的优 先级,因此不能保证GPON在实现以太网业务时的服务质量QOS。
现有解决网络拥塞的技术中,还可以随机丢弃部分报文,保证剩余的报 文能够及时发送。由于这种技术中,对以太网报文的丢弃是随机进行的,也 没有考虑报文的优先级,因此也不能保证GPON在实现以太网业务时的QOS。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网 络单元中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 增加一个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从而达到在GPON的光网络单元 中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网络单元中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的方法,包 括:
根据光线路终端的请求,创建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
所述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创建成功后,利用来自于光线路 终端的数据,通过所述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设置服务质量参 数;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参数配置报文的优先丢弃参数;
根据所述优先丢弃参数进行以太网服务质量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管理的光网络单元,包 括:
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创建模块,用于根据光线路终端的请 求创建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
以太网桥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配置的 服务质量参数,设置报文的优先丢弃参数;
以太网传输汇聚层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优先丢弃参数对报文进行以 太网服务质量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管理的光线路终端设 备,包括:
以太网服务质量管理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创建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 据管理实体的请求信息给光网络单元;
以太网服务质量数据发送模块,当所述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 体创建成功后,所述以太网服务质量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用于配置服务质量参 数的数据给所述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光网络单元中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的系 统,包括:
光线路终端,用于请求光网络单元创建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 体,并通过所述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给光网络单元设置服务质 量参数;
光网络单元,用于根据光线路终端的请求创建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 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参数,对用户侧发来的报文设置优先丢弃参 数,并根据所述优先丢弃参数进行以太网服务质量管理。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 种光网络单元中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实施例 中,通过增加一个以太网服务质量配置数据管理实体,从而达到在GPON的光 网络单元中实现以太网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可丢弃标识设置概率与令牌桶中令牌数的关系示 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进行接入速率限制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8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