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运集装箱用的联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7740.1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约亨·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利韦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8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威;徐金伟 |
地址: | 德国拉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运 集装箱 联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锁装置,用于货运集装箱的相对连接,这是通过在集装箱上的集装箱角区中所设置的可反卡的联锁孔实现的。本装置配有两个指向反方向的联锁头,这两个联锁头是如此形成的,即经过一个共同的轴彼此相连,并可在一个外壳中围绕一个旋转轴如此回转地加以导引,使得每个联锁头在一个释放位置上可引入到各自的联锁孔中,或者从该联锁孔中可以退出,以及在一个相对于释放位置旋转的为了反卡联锁孔的锁定位置上(针对联锁头的轴向投影而言),局部地侧向伸出到联锁孔的孔横断面之外,其中,联锁头可经过一个操纵装置实现扭转。
背景技术
这种联锁装置也以“扭锁”的名称而为人所知。其用途在于:主要在集装箱船上将叠置的集装箱如此地彼此连接起来,使得垂直的力和水平的力都被接收,从而将叠置起来的集装箱保持在一起。在两个彼此叠放着的集装箱之间,需要四个扭锁,在每个集装箱角的区域内(所谓的“角配件”,特别按ISO 1161的规定)需要一个扭锁,因此对于一艘通常大小的集装箱船来说就需要几千个扭锁。为此,涉及到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因此成本就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往往采用很简单的、完全手工操作的设计结构。
根据有关须遵守的港口规定,当然也有下述情况,就是要求半自动的扭锁(所谓的SATL=Semiautomatic Twist Lock),这些半自动扭锁分别以手工预装配在一个集装箱上,然后在将上一个集装箱放置在一个下面的集装箱上时便可实现一种自动联锁。为了松脱这种联锁,则又需要手工操作。
专利文件DE 93 17 501 U1介绍了文首述及的那样一种联锁装置,这种装置可有选择地实现一种手工操作或一种半自动操作。为此,为联锁头还配置了一种操作装置,其具有一个与轴相连的、依径向伸出的手柄的构造。于此,经过一个制动装置确定联锁头的一定的联锁位置。这种已知的联锁装置不能实现为集装箱卸载所需的松脱,因为联锁头总须经过手柄才能加以去联锁而脱扣。
在专利文件DE 203 15 713 U1中介绍了不同实施形式的一种全自动的联锁装置。按照此实施形式,该联锁装置具有两个固定的、不活动的联锁突出部;或者按另一些实施形式,该联锁装置具有一个固定的、不活动的联锁突出部,并在其上区有一个旋转锥体。这样,必须在每个集装箱上按精确定位,预装配四个这样的联锁装置,以便能够用自动联锁方式将该集装箱放置到下面的一个集装箱上。经过下面的不动的联锁突出部区域中的斜的指示面。便可使整个下降的集装箱连同联锁装置一起,在下降运动过程中如此地水平地移动或扭转,使得所有联锁装置的下联锁突出部移入到联锁位置中。不过,这一点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能得到保证,就是装载人员必须得到准确指令将所有联锁装置进行相同定位,而且装载人员也实际注意到这一情况,否则在装载时就不能确保实现自动联锁。在集装箱卸载时,为了松开每一个联锁装置,有另一个指示面涉及到集装箱的水平位移,使得下突出部从集装箱角部脱离开。这些已知的联锁装置应用在海运上已证明是不可靠的。因此,在某些条件下,特别在遇到大海浪从而造成集装箱船颠簸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联锁装置脱扣甚至集装箱损失的后果。
相似的情况也符合于例如在专利文件DE 102 38 895 B4、WO99/15438或EP 0 477 887 A1中所介绍的联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文首述及的那样一种联锁装置(即一种所谓的扭锁),用结构简单的和经济的机构就能在集装箱装卸时实现全自动的联锁和去联锁,而且可确保高度安全性以防止意外脱扣和集装箱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利韦德有限公司,未经威利韦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