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合式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7349.1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碧芬 |
主分类号: | H04M1/253 | 分类号: | H04M1/253;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合 通讯 装置 | ||
1.一种整合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联机至一公众电话网络与一因特网,用以拨打一般市话或网络电话,该通讯装置包括:
一蓝牙耳机,具有一讯号传输端;
一本体,具有一耳机容置槽与一控制电路板,其中该耳机容置槽可容置该蓝牙耳机,以让该蓝牙耳机的讯号传输端电性连接到该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包括有:
一控制模块;
一蓝牙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蓝牙模块与该蓝牙耳机进行语音无线传输;
一无线网络电话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无线网络电话模块联机该因特网,以提供网络电话通讯服务;
一公众电话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公众电话模块联机该公众电话网络,以提供一般市话通讯服务;
一音讯编/译码电路,连接于该控制模块与该蓝牙模块,该音讯编/译码电路提供模拟音讯与数字音讯的转换;
一判断与充电电路,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判断与充电电路判断该耳机容置槽是否容置该蓝牙耳机,并于该耳机容置槽容置该蓝牙耳机时,对该蓝牙耳机充电;
一音讯切换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公众电话模块及该音讯编/译码电路,该音讯切换模块受控于该控制模块,以切换音讯传输路径;
一扩音器;
一麦克风;及
一回音消除电路,连接于该音讯切换模块、该扩音器及该麦克风,该回音消除电路用以消除该扩音器与该麦克风动作时,所产生的共鸣声音(ECHO);该蓝牙耳机进一步设置有一可吸附件,且该本体的耳机容置槽进一步设置有一磁性组件,该蓝牙耳机接近该耳机容置槽时,该磁性组件吸附该蓝牙耳机的可吸附件,使该蓝牙耳机容置于该耳机容置槽中,并且让该蓝牙耳机的讯号传输端电性连接到该本体的控制电路板;
而在蓝牙耳机与本体分离时,判断与充电电路送出一通知指令给控制模块,以告知控制模块蓝牙耳机已经与本体分离,控制模块控制音讯切换模块进行音讯传输路径的切换,并且控制蓝牙模块使之与蓝牙耳机进行语音无线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一显示器,该显示器连接于该控制模块,提供电池电量、充电状态、拨号号码、连络簿的数据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一按键模块,该按键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提供一电话号码及各项功能指令给该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蓝牙模块更可与远程一蓝牙手机进行语音无线传输。
5.一种整合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联机至一公众电话网络,用以拨打一般市话,该通讯装置包括:
一蓝牙耳机,具有一讯号传输端;
一无线电话机本体,具有一耳机容置槽与一控制电路板,其中该耳机容置槽可容置该蓝牙耳机,以让该蓝牙耳机的讯号传输端电性连接到该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包括有:
一控制模块;
一蓝牙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蓝牙模块与该蓝牙耳机进行语音无线传输;
一公众电话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公众电话模块联机该公众电话网络,以提供一般市话通讯服务;
一音讯编/译码电路,连接于该控制模块与该蓝牙模块,该音讯编/译码电路提供模拟音讯与数字音讯的转换;
一判断与充电电路,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判断与充电电路判断该耳机容置槽是否容置该蓝牙耳机,并于该耳机容置槽容置该蓝牙耳机时,对该蓝牙耳机充电;
一音讯切换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公众电话模块及该音讯编/译码电路,该音讯切换模块受控于该控制模块,以切换音讯传输路径;
一扩音器;
一麦克风;及
一回音消除电路,连接于该音讯切换模块、该扩音器及该麦克风,该回音消除电路用以消除该扩音器与该麦克风动作时,所产生的共鸣声音(ECHO);该蓝牙耳机进一步设置有一可吸附件,且该本体的耳机容置槽进一步设置有一磁性组件,该蓝牙耳机接近该耳机容置槽时,该磁性组件吸附该蓝牙耳机的可吸附件,使该蓝牙耳机容置于该耳机容置槽中,并且让该蓝牙耳机的讯号传输端电性连接到该本体的控制电路板;
而在蓝牙耳机与本体分离时,判断与充电电路送出一通知指令给控制模块,以告知控制模块蓝牙耳机已经与本体分离,控制模块控制音讯切换模块进行音讯传输路径的切换,并且控制蓝牙模块使之与蓝牙耳机进行语音无线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碧芬,未经林碧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3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杏内酯B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的检测电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