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式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96303.8 | 申请日: | 2007-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金甫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B27/08 | 分类号: | F04B27/08;F04B3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鸿禧;李友佳 |
| 地址: | 韩国光***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压缩机,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进气阀与活塞接触而不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效率的封闭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封闭式压缩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冰箱或者空调的制冷循环中。这种封闭式压缩机包括形成外观的密闭壳体、设置在密闭壳体中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单元以及为压缩单元提供驱动力的驱动单元。
在这些组件中,压缩单元包括:气缸体,形成压缩室,在压缩室中制冷剂被压缩;活塞,在压缩室中执行线性往复运动以压缩制冷剂;气缸盖,结合到气缸体的一侧以使压缩室密闭,并且提供彼此分开的进气室和排气室;阀单元,设置在气缸体和气缸盖之间以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所述制冷剂从进气室进入到压缩室中或者从压缩室排放到排气室中。
在这种构造下,如果操作驱动单元,则活塞在压缩室中执行线性往复运动,从而在密闭壳体外部供给的制冷剂进入到气缸盖的进气室中,然后转移到压缩室以使制冷剂在压缩室中被压缩。如此,在压缩室中被压缩的制冷剂被排放到气缸盖的排气室中,然后再通过排气管排放到密闭壳体的外部。重复这个过程,从而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
阀单元包括:阀板,具有进气孔和排气孔,压缩室通过进气孔和排气孔与进气室和排气室相连通;进气阀,用于打开/关闭进气孔;排气阀组件,用于打开/关闭排气孔。
进气阀在这种封闭式压缩机的进气过程中被设计成根据活塞的运动易于打开。为了使进气阀被易于打开,进气阀被设计成根据压缩室中的压力变化易于弯曲。
由于进气阀被设计成根据压缩室中的压力变化易于弯曲,所以如果当活塞从顶部死点向底部死点运动时,进气阀相对于活塞的运动距离而弯曲过度,则进气阀与活塞表面接触。如果进气阀接触活塞,则进气阀或者活塞可能被损坏,降低产品的可靠性。此外,如果由于破损而产生的碎片残留在压缩室中,则气缸体可被磨损。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进气阀与活塞接触,厚度较厚的垫圈被置于活塞和进气阀之间。然而,如果垫圈的厚度太厚,则会增加活塞和进气阀之间的死体积(dead volume),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进气阀与活塞接触而不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效率的封闭式压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封闭式压缩机,包括:气缸体,具有压缩室;活塞,在压缩室中执行往复运动;气缸盖,结合到气缸体的一侧以使压缩室密闭;进气阀板,设置在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具有进气阀以控制进入到压缩室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其中,活塞面对进气阀板的压缩表面形成与进气阀板平行的平坦表面,在压缩表面上形成用于容纳进气阀的一部分的防接触部分,以防止在活塞的往复运动期间活塞与进气阀接触。
防接触部分包括具有与进气阀的形状对应形状的凹部。
防接触部分的宽度大于进气阀的宽度,从而进气阀穿过防接触部分。
进气阀通过切开进气阀板形成,其中,进气阀的一端用作固定端,进气阀的另一端用作自由端。
防接触部分的深度沿着从固定端到自由端的方向逐渐增加。
防接触部分的体积被设置成在不降低封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效率的预定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封闭式压缩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显示图1中显示的阀单元和活塞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显示图2中显示的活塞达到顶部死点时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当活塞从顶部死点向回运动时的进气阀的操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封闭式压缩机。
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封闭式压缩机包括:密闭壳体1,在密闭壳体1中顶部壳体1a和底部壳体1b相互结合;压缩单元10,设置在密闭壳体1中以压缩制冷剂;驱动单元20,为压缩单元10提供驱动力。将在制冷剂从外部引导到密闭壳体1中的进气管2设置在密闭壳体1的一侧,将压缩单元10中被压缩的制冷剂排放到密闭壳体1的外部的排气管3设置在密闭壳体1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