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6036.4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儿玉义之;山本伸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氯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06 | 分类号: | C25B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交换 电解槽 | ||
1.一种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电极与平板弹簧状体接触而被通电,所述平板弹簧状体形成在平板弹簧状体保持部件的平行于电极室隔壁的部分上,所述平板弹簧状体保持部件借助带状的接合部接合在平板状的电极室隔壁上并在其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空间,在该电极的除与平板弹簧状体接触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设置有松动安装机构,在该松动安装机构上设置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固定的卡合部件卡合,而允许该电极在垂直于电极面的方向上进行在平板弹簧状体的变位范围内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松动安装机构具有电极安装部和设置有卡合到卡合部件上的卡合部的腿部,松动安装机构的至少一个腿部被卡合到由开口部构成的卡合部上,仅能够在垂直于电极面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开口部设置在电极保持部件从其与电极室隔壁接合的带状接合部向垂直于电极室隔壁面的方向立起的壁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平板弹簧状体是从电极保持部件的板状体倾斜延伸的多个长度相同的梳齿状弹簧状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平板弹簧状体是从电极保持部件的板状体倾斜延伸的多个长度相同的梳齿状弹簧状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结合平板弹簧状体的板状体,是在借助带状的接合部接合于平板状的电极室隔壁并在其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有空间的平行于电极室隔壁的部分上形成的板状体,将板状体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作为电解液的下降流路,在电极侧形成电解液的上升流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结合平板弹簧状体的板状体,是在借助带状的接合部接合于平板状的电极室隔壁并在其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有空间的平行于电极室隔壁的部分上形成的板状体,将板状体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作为电解液的下降流路,在电极侧形成电解液的上升流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结合平板弹簧状体的板状体,是在借助带状的接合部接合于平板状的电极室隔壁并在其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有空间的平行于电极室隔壁的部分上形成的板状体,将板状体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作为电解液的下降流路,在电极侧形成电解液的上升流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结合平板弹簧状体的板状体,是在借助带状的接合部接合于平板状的电极室隔壁并在其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有空间的平行于电极室隔壁的部分上形成的板状体,将板状体与电极室隔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作为电解液的下降流路,在电极侧形成电解液的上升流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氯工程公司,未经氯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0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的试剂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文词库更新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