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入式设备的升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870.8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0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曹毅;顾樑;惠新标;陈立德;吕家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风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06F9/4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设备 升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带有网络接口的嵌入式设备的升级方法。
背景技术
本文中所指的嵌入式设备硬件、固件、软件包括FPGA硬件逻辑、启动装载程序(Bootloader)、操作系统内核(Kernel)、应用程序(Application)。嵌入式设备硬件逻辑、固件、软件升级方法与PC上的软件升级不同,一般嵌入式设备硬件逻辑、固件、软件的升级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串口升级:将嵌入式设备与PC通过串口相连。PC端的升级程序通过串口通讯将升级文件传送到设备完成升级。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有:
1)此种方法一般只能对应用程序文件进行升级。
2)升级速度较慢,取决与串口通信速度。
3)必须要有与设备实际连接的串口线,并且串口线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
4)设备端与PC端串口相连时,产生的静电可能会将设备或PC端的串口芯片烧毁。
二、通过JTAG升级:将嵌入式设备通过并口或专门的JTAG烧录器与PC相连。PC端的升级程序通过JTAG口通讯将升级文件烧录到设备芯片特定位置完成升级。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有:
1)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升级操作。
2)升级操作比较专业且繁琐,非一般用户可以完成。
三、通过FLASH/ROM烧录器升级:将嵌入式板卡上存放软件的FLASH或ROM通过FLASH/ROM专用烧录器更新。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有:
1)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升级操作。一般此种设备的价格较高,不会常备。
2)升级操作比较专业且繁琐,非一般用户可以完成。
3)升级操作需要拔插FLASH或ROM,对FLASH和ROM的使用寿命会有影响。并且如果是非拔插式的FLASH/ROM(如焊在了板卡上),就无法使用。
以上三种升级方法都存在更新过程繁琐,不方便的问题。尤其对于研发、调试阶段需要频繁更新时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不足、便于用户及开发人员操作的嵌入式设备硬件逻辑、固件、软件升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嵌入式设备的升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带有网络接口的嵌入式设备端:
1-1)运行后台升级服务程序;
1-2)监听与PC端升级程序约定好的非周知端口;
1-3)判断是否有升级连入请求,有连入请求则检查发起升级者的身份验证信息;
1-4)通过身份验证后接收升级文件,完成接收后做完整性、有效性的检验;
1-5)通过检验,则根据更新规则更新旧程序;
1-6)未通过身份验证、检验的则返回到步骤1-2;
PC端:
2-1)启动升级程序;
2-2)配置升级规则,发起升级;
2-3)身份验证;
2-4)通过身份验证后发送升级文件;
2-5)发送成功后退出。
在嵌入式设备端1-5步骤中对于FPGA硬件逻辑更新,进行如下步骤:
1)将存储其硬件逻辑的FLASH芯片由只读状态设置为可写状态;
2)将接收到的硬件逻辑更新文件写入FLASH芯片指定地址;
3)写入完成后将存储硬件逻辑的FLASH芯片由可写状态设置为只读状态;
4)向系统发送重启命令重启设备;
5)设备启动时通过CPU将更新后的硬件逻辑重新下载到FPGA;
6)FPGA运行更新后的硬件逻辑。
在嵌入式设备端1-5步骤中对于固件更新,进行如下步骤:
1)将存储固件的FLASH芯片由只读状态设置为可写状态;
2)将接收到的固件更新文件写入FLASH芯片指定地址;
3)写入完成后将存储固件的FLASH芯片由可写状态设置为只读状态;
4)向系统发送重启命令重启设备;
5)设备启动时将运行更新后的固件。
在嵌入式设备端1-5步骤中对于软件更新,进行如下步骤:
1)向旧程序进程发送终止消息结束旧程序运行;
2)按照升级要求判断是否有“试用”要求;
3)对于有试用要求的更新转到步骤7);
4)对于没有“试用”要求的更新,将存储软件的FLASH芯片由只读状态设置为可写状态;
5)将接收到的软件更新文件覆盖文件系统中的旧程序;
6)写入完成后将存储固件的FLASH芯片由可写状态设置为只读状态;
7)启用接收到的新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风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风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注塑热流道分流板的陶瓷隔热垫块
- 下一篇:阵列深孔电解加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