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印粘贴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808.9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晓峰 |
主分类号: | B41M5/40 | 分类号: | B41M5/40;B41M3/12;B44C1/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亦琳 |
地址: | 310000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印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转印膜、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为了在玻璃、金属、塑料、陶瓷、木制品等光滑表面印刷文字或者图案,较为普遍采用的技术为丝网印刷、金刚砂喷砂技术及电脑刻字技术。
丝网印刷技术为一种规模化印刷技术,产量大,单位成本低。但其缺点在于难以做到个性化定制的蚀刻和印刷,如果仅针对单个或几个产品进行印刷,价格将十分昂贵,印刷厂也无利可图。
金刚砂喷砂技术是采用喷枪将金刚砂喷在玻璃上形成字符、图案。其缺点是字符和图案预设的,无法随意替换,而且印刷效果无法做到精细、美观。
电脑刻字技术是将字体、图案在电脑中设计好之后打印在大型裁剪机上,然后人工将字体或图案镂空后粘贴处理。缺点是人力成本高;字体或图案为塑料材质,容易撕毁;不美观;而且无法处理微小图案和字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印粘贴膜,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转印粘贴膜的使用,可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同时达到方便、廉价、快捷的效果。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转印粘贴膜,包括淋膜纸或格拉辛纸层、压敏胶层及打字蜡纸膜层,压敏胶层位于淋膜纸或格拉辛纸层与打字蜡纸膜层之间。
淋膜纸或格拉辛纸的作用在于提供转移作用,可以方便地将打字蜡纸膜揭开而不破坏原有打字蜡纸膜的结构。
压敏胶的作用在于保持打字蜡纸膜的粘性,方便于将打字蜡纸膜贴在任何想要粘贴处理的表面上。
普通的打字蜡纸一般分为蜡纸层、衬层和底板纸层,打字蜡纸膜即为打字蜡纸表层的蜡纸层。打字蜡纸膜的作用在于提供文字、图案或logo,通过针击式打印机可以将打字蜡纸膜打穿,便于在玻璃、金属、塑料、陶瓷、木制品等表面进行处理。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上述转印粘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淋膜纸或格拉辛纸上涂布压敏胶,干燥;
(2)将涂有压敏胶的淋膜纸或格拉辛纸与打字蜡纸膜复合;
(3)压榨,消除气泡。
此后,可将转印粘贴膜复卷,分切成所需规格。
上述压敏胶,可采用原液,也可采用稀释后的压敏胶,优选稀释后的压敏胶。可用水或者其他有机稀释剂(如芳香胫类稀释剂)进行稀释,压敏胶与稀释剂的稀释比例可以选择1∶1到1∶15。这是由于压敏胶粘度高,容易粘连蜡纸膜,造成使用时打印不够清晰。因此用水进行稀释后,可以获得更好的打印效果。
本发明中,可采用各种方式将压敏胶涂布于淋膜纸或格拉辛纸上,包括涂、喷、点、刷等各种现有手段。复合是指将淋膜纸或格拉辛纸与打字蜡纸膜物理并合在一起,可采用常规手段进行,如用不干胶的生产机械进行。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将上述转印粘贴膜应用于光滑表面的印刷用途。
优选的,上述光滑表面为玻璃、金属、塑料、陶瓷或木制品的表面。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1)先在电脑上设计出想要的文字、图案或logo;
(2)通过针式打印机,在转印粘贴膜上打上想要印刷或蚀刻的图案、文字;
(3)将打字蜡纸膜从淋膜纸上揭开,然后贴在要刻蚀的玻璃、金属、塑料等表面;
(4)通过不同的处理液进行处理:
a)对于玻璃,采用玻璃蚀刻液或者玻璃油墨(或油漆)等;
b)对于金属,采用电化学蚀刻仪器和电化学蚀刻液,也可以采用金属油墨(或油漆)进行处理;
c)对于塑料、陶瓷、木制品等,采用相应的塑料油墨(或油漆)、陶瓷油墨(或油漆)和木板油墨(或油漆)。
(5)揭开打字蜡纸膜,转印完成。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使用简便,只需要在电脑中设计好需要打印的字体、图案,然后通过针式打印机打印到转印粘贴膜上,贴到需要印刷或蚀刻的地方进行印刷或蚀刻即可。对于小批量、印刷内容变化频次快的产品,如奖杯、奖牌、金属标牌、礼品、纪念品等,可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达到印刷与蚀刻效果,且可用于印刷微小、精细的图案或字体。
附图说明
图1:转印粘贴膜结构图
标号说明:
1:淋膜纸或格拉辛纸层
2:压敏胶层
3:打字蜡纸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晓峰,未经高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纤维、竹碳抗菌除臭鞋
- 下一篇:冲击吸收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