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邮件加密收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005.3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峰;周庆;向涛;肖迪;邓绍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18 | 分类号: | H04L9/1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邮件 加密 收发 系统 | ||
1.一种电子邮件加密收发系统,包括加密发送机(1)、解密接收机(2)和密钥包(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发送机(1)内设置有加密控制机构(4)、加密机构(5)和邮件发送机构(6),其中加密控制机构(4)获取原始邮件,并读取密钥包(3)内的密钥,加密控制机构(4)的输出端将该密钥和原始邮件发送给所述加密机构(5),该加密机构(5)内安装有廖氏混沌发生器,廖氏混沌发生器产生需要的混沌序列数据,加密控制机构(4)利用混沌序列数据对邮件信息进行运算加密得出加密数据,再对加密数据编码并整合为加密包,加密控制机构(4)发送加密包给所述邮件发送机构(6),由邮件发送机构(6)发送加密包给所述解密接收机(2);
所述解密接收机(2)内设置有解密控制机构(7)、解密机构(8)和邮件接收机构(9),其中邮件接收机构(9)获取所述加密包,并转发给所述解密机构(8),该解密机构(8)对加密包解码并分割成解密数据;同时,所述解密控制机构(7)读取密钥包(3)内的密钥,解密控制机构(7)的输出端将该密钥发送给所述解密机构(8),该解密机构(8)内安装有廖氏混沌发生器,廖氏混沌发生器利用所述密钥生成混沌数据列,廖氏混沌发生器的输出端将混沌数据列发送给所述解密控制机构(7),解密控制机构(7)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出解密数据段,并对解密数据段进行整合,解密控制机构(7)的输出端向外送出原始邮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邮件加密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机构(5)内还设置有比较器(10)和编码器(11),其中:
比较器(10)识别所述原始邮件的大小,并根据原始邮件的大小对其进行分割,其输出端输出分割数据给所述加密控制机构(4);
编码器(11)的输入端获取所述加密控制机构(4)的加密数据,并对加密数据进行编码,其输出端输出所述加密包给所述邮件发送机构(6);
所述解密机构(8)内还设置有判别器(12)和解码器(13),其中:
解码器(13)对给分割数据进行解码并生成解密数据,解码器(13)的输出端输出解密数据给所述解密控制机构(7);
判别器(12)识别所述加密包的大小,并根据加密包的大小对其进行分割,其输出端输出分割数据给所述解密控制机构(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邮件加密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机构(5)内包括有:
用于开始的装置;
用于使用密钥初始化混沌系统的装置;
用于读取邮件的装置;
用于判断未加密邮件是否大于或等于判断尺度的装置;
如果未加密邮件大于或等于判断尺度,则进入循环加密系统;
如果未加密邮件小于判断尺度,则进入尾段加密系统;
所述循环加密系统内设置有:
用于从邮件中割取数据的装置;
用于获取混沌数据列的装置;
用于生成密文的装置;
用于对密文编码的装置;
用于存储编码密文的装置;
所述尾段加密系统内设置有:
用于从邮件中获取尾段数据的装置;
用于获取混沌数据列的装置;
用于生成密文的装置;
用于对密文编码的装置;
用于存储编码密文的装置;
用于整合编码密文并发送的装置;
用于结束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邮件加密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机构(8)内包括有:
用于开始的装置;
用于使用密钥初始化混沌系统的装置;
用于读取邮件的装置;
用于判断未解密邮件是否大于或等于判断尺度的装置;
如果未解密邮件大于或等于判断尺度,则进入循环解密系统;
如果未解密邮件小于判断尺度,则进入尾段解密系统;
所述循环解密系统内设置有:
用于从邮件中割取数据的装置;
用于对密文解码的装置;
用于获取混沌数据列的装置;
用于生成明文的装置;
用于存储明文的装置;
所述尾段解密系统内设置有:
用于从邮件中获取尾段数据的装置;
用于对密文解码的装置;
用于获取混沌数据列的装置;
用于生成明文的装置;
用于存储明文的装置;
用于整合明文并显示的装置;
用于结束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0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纸夹心板钢模热压机
- 下一篇:废气焚烧炉环形进气/进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