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BMS广播模式下UE自激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3003.4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毕敏;申敏;周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B7/2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寸南华 |
地址: | 401147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bms 广播 模式 ue 激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简称为CDMA系统)中用户终端(简称为UE)开展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的广播业务时而发起的自激活方法。
背景技术
CDMA系统中的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简称为MBMS)是第三代移动通讯计划(简称为3GPP)正在进行标准化的一项新业务。MBMS业务是一种点对多点的业务,这种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资源的共享,尤其是空中接口资源的共享。MBMS业务的典型运用实例之一就是高速率传输的多媒体手机电视业务。
MBMS系统的结构以分组无线业务(简称为PS)核心网为基础,增加了新的网络单元,即广播和组播业务服务中心(简称为BM-SC),该网络单元是服务内容提供商的入口,用于授权和在移动网中发起MBMS承载业务,并按照预定时间调度传送MBMS内容。通常,MBMS系统结构包括以下单元:
1、广播和组播业务服务中心(简称为BM-SC),是服务内容提供商的入口,用于授权和在移动网中发起MBMS承载业务,并按照预定时间调度传送MBMS内容;
2、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简称为GPRS)节点网关(简称为GGSN),通过两者之间的接口(即Gmb接口)与BM-SC之间进行信令交换,实现MBMS的控制;
3、服务的GPRS节点(简称为SGSN)对用户进行网络控制,支持CDMA系统中的MBMS接收者在SGSN间的移动,根据GGSN发送的通知建立或释放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简称为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简称UTRAN)或GGSN之间的承载;
4、UTRAN在空中接口上为MBMS服务提供无线资源;
5、用户终端(简称为UE)是用来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
MBMS广播业务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由服务提供商通知用户获取业务的范围,包括运营商定义的业务和内容提供商定义的业务,内容包括业务的内容,业务激活需要的参数等,此过程通常被称为业务声明过程(Service announcement);
2、BM-SC准备就绪,拟开始发送数据,此过程通常被称为会话开始过程(Session Start);
3、网络端通知UE端MBMS数据即将发送,此过程通常被称为MBMS通知过程(MBMS notification);
4、MBMS业务数据传输,此过程通常被称为数据传输过程(Data transfer);
5、BM-SC停止数据发送,释放MBMS业务承载资源,此过程通常被称为会话结束过程(Session Stop)。
在传统无线通讯业务中,UE端如果要接收无线承载传输的数据,必需先向网络端发出资源申请命令(RB_Setup_Req),网络端会给UE端发送专门的无线承载建立命令(即RB_Setup命令),UE端根据这个命令所携带的参数配置自己的收发器后,向网络端发送UE端配置完成命令(RB_Setup_Complete),通知网络端可以按照之前的配置来发送数据,之后网络端再开始进行数据业务的收发,上述过程通常也被称之为业务激活过程。显然,在传统无线通讯业务中,业务的激活过程是由网络端和UE端共同完成的。而MBMS广播业务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即业务建立以后仅存在网络端发送数据而UE端接收的传输过程),在业务建立以后不存在网络端和UE之间的信息交互,但在MBMS广播业务建立过程中同样需要网络端和UE端之间的类似于传统无线通讯业务中的交互激活的信息接收过程,使得UE端能够通过网络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确定建立MBMS广播业务所需的资源配置(如:小区、频点、时隙、码道、激活时间等),再根据上述资源配置要求配置资源,以保证UE端能够顺利地与网络端建立MBMS广播业务,并保证MBMS广播业务的顺利进行。然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在MBMS广播业务建立过程中网络端和UE端之间信息接收的具体实施方法。显然,网络端和UE端之间信息接收的具体实施方法应当在保证MBMS广播业务能够顺利建立并保证通讯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单、易行。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