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92888.6 | 申请日: | 200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何君;伍怀秋;何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君;伍怀秋;何应明 |
| 主分类号: | F25B11/00 | 分类号: | F25B11/00;F04D25/02;H02K9/19;H02K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55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浮动 轴承 高速 电机 驱动 空气 制冷机 | ||
1、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由图1中的压气机(2)、涡轮机 (20)分置于高速电机(9)两端,三者同轴组成;高速电机(9)采用具有静压旋驱作用的浮动式滑 动轴承(13),冷却系统由外循环水式冷却装置对电机(9)的定子外部和两端轴承进行强制换热,并从涡 轮机(20)出口引入一部份冷气通入电机内部,与电机转子(10)铁芯两端上的风扇轮(8)共同构成对 内部的风冷;涡轮机(20)采用三边切线进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其特征在 于图1中高速电机(9)采用具有静压旋驱作用的浮动式滑动轴承(13),电机转子(10)与固定的左右 轴承座(21,6)之间有一浮动套,即浮动轴承(13),其内外径的配合间隙为0.04-0.06mm,长度为电机 转子(10)轴承轴径的0.9-1.1倍,端面设置销钉(24)限制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其特征在 于图3中浮动轴承(13)的长度方向上开有两排孔,外侧的径向喷孔在圆周上均布4—8个,每孔中 心线相对轴承孔的中心线偏转45度,孔径1—3mm,孔长为孔径的0.3—0.8倍,孔的出口内腔上设 置长度4—8mm、宽度8—12mm的小油腔,深度为0.1-0.15mm,两排孔间距a与浮动轴承(13)的长度 L之比在1/4-1/2之间,轴向均分;内侧的切向喷孔在电机转子(10)轴径的圆周切线方向上均布4 —8个,各孔的中心线与轴承孔中心线相互平行或垂直,距轴承孔中心的距离b为轴承孔半径的 0.85-0.9倍,孔径1—3mm;浮动轴承(13)的推力轴承面上和左右轴承座(21,6)的端面圆周上还 各开有三个均布的直径为0.8-1.0mm的小孔;浮动轴承(13)的端面上还均布六条宽4—8mm、深0.2 —0.6mm的沿电机转子(10)旋转方向收敛的单向斜面排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其特征在 于图1中两侧的止推轴承(14)分别安置于高速电机(9)的两侧,形成“H”型的止推轴承(14)布 置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其特征在 于图1中电机转子轴(10)的铁芯两端和电机(9)左右两侧的密封轴套(5,18)上设置有矩形螺纹密 封槽,与左密封盖I(16)、左密封盖II(12)和右密封盖I(4)、右密封盖II(7)分别组成对两端 轴承的螺旋式密封,并在左密封盖I(16)和右密封盖I(4)上安置挡油罩(15),泄漏油通过设置 在左右密封盖上的内泄道从回油口被双联式抽送油泵带回油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其特征在 于图1中定子外壳(23)上钎焊有散热翅片(11),与本体(22)组成外水套;左密封盖I(16)和左 水套盖(17)组成左水套,右密封盖I(4)和右水套盖(3)组成右水套;电机转子(10)的铁芯两 端上设置有兼作动平衡套的风扇轮(8);电机(9)的冷却由外循环水式冷却装置通过外水套和左右 水套对定子的外部和两端轴承进行强制换热,并从涡轮机(20)出口引入一部份冷气通入电机(9) 内部,与电机转子(10)铁芯两端上的风扇轮(8)共同构成对内部的风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其特征在 于图1中涡轮机(20)采用三边切线进气;右端的压气机(2)上布置有转速传感器(1),可适时监 测高速电机(9)的运行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静压旋驱的浮动轴承式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制冷机,其特征在 于图4中压缩空气经蜗壳(26)从三边沿涡轮(19)的切线方向通过喷嘴(25)直接冲击涡轮(19) 高速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君;伍怀秋;何应明,未经何君;伍怀秋;何应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28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模块
- 下一篇:膜、膜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