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蒿渣生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2712.0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方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万州方铭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1/00 | 分类号: | A23J1/00;A23L1/307;C12P39/00;C12R1/72;C12R1/645;C12R1/66;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400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蒿 生物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青蒿渣生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蒿素作为制备抗疟疾药物的主要成分,自上个世纪被发现以来,目前青蒿在全国的种植面积也愈来愈大,青蒿的种植开发已成为一个产业。青蒿渣为青蒿素提取后产生的副产物,青蒿素在制备抗疟疾药物的大量需求产生了大量的青蒿渣,根据有关检测分析的结果表明:青蒿渣中含有粗蛋白质(约21%)、粗纤维(约11%)和氨基酸等成分。目前,青蒿渣的处理方法多为直接燃烧或直接用做饲料饲喂畜禽,直接燃烧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将青蒿渣作为饲料直接饲喂畜禽也存在着蛋白质含量不高、吸收不好、适口性差等问题,利用率不高。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的原料来源开始变得紧张和短缺,尤其是蛋白饲料的不足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采用的蛋白质饲料主要是饼粕和鱼粉,价格昂贵,而我国又是鱼粉资源缺乏的国家,每年都要依靠大量的进口。所以,蛋白质饲料的开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更好地利用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青蒿渣成为市场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蒿渣生物蛋白。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青蒿渣生物蛋白主要由粗蛋白、粗纤维、生物酶、维生素、氨基酸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其中粗蛋白的含量大于50%、粗纤维的含量小于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上述青蒿渣生物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发酵培养基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青蒿渣:70~80%,米糠:10~20%,无机盐:5%~10%混合后制成发酵培养基,并将培养基的初始含水量按重量百分比调节到50-60%,再高压灭菌活化处理再冷却后待用;
b.接种混合
将至少含有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复合菌剂接种混合到发酵培养基中,得接种混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复合菌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的8-9%
c.发酵
将上述接种混合物在温度为29℃,PH值为6.5~7.5,基质水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为48-52%的条件下发酵36小时,即可得到青蒿渣生物蛋白;
d.干燥、质检
将发酵后所得到的青蒿渣生物蛋白进行干燥处理,质检后可作为生物蛋白饲料。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的氮源选自硫酸铵、尿素、氨水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的复合菌剂还包括芽孢杆菌、曲霉;
进一步,所述步骤c中接种混合物在温度为29℃,基质水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50%的条件下发酵36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廉价的青蒿渣为主要原料,通过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来制备蛋白质饲料,工艺简单,可以有效降低青蒿渣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抗营养因子等物质,使之转化为相应的菌体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对替代部分粮食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 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取青蒿渣80公斤,米糠15公斤,硫酸铵5公斤混合拌匀后,制成发酵培养基,将发酵培养基初始含水量按重量百分比计调节到50%,再进行高压灭菌活化处理并冷却待用,将至少含有假丝酵母、绿色木霉、芽孢杆菌、曲霉的复合菌剂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复合菌的接种量为8公斤,然后将温度控制在29℃,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6.5~7.5,基质水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为48%的条件下发酵36小时后即得到所需的青蒿渣生物蛋白产物,将发酵后所得到的青蒿渣生物蛋白进行干燥处理,质检后可作为生物蛋白饲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万州方铭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万州方铭饲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2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水减温换热器
- 下一篇:电子触发装置及HI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