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炉排焚烧炉一次风供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2509.3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才;林顺洪;李长江;唐一科;肖大志;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L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式炉排 焚烧 一次 风供风 装置 | ||
1、一种复合式炉排焚烧炉一次风供风装置,由活动炉排片(14、16、18)、固定炉排片(13、15、19)相间重叠连成具有坡度的炉排,在所述活动炉排片(14、16、18)和固定炉排片(13、15、19)上设置有出风口(26),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分为干燥段(A)、燃烧段(B)、燃烬段(C),每段之间存在高度落差,其中干燥段(A)为最高点,燃烬段(C)为最低点,燃烧段(B)位于干燥段(A)和燃烬段(C)之间;所述干燥段(A)和燃烧段(B)通过连接段炉排(17)相连,所述燃烧段(B)和燃烬段(C)经压紧机构(20)连接;在所述干燥段(A)、燃烧段(B)、燃烬段(C)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独立的一次风风室(6、9、12),该一次风风室(6、9、12)与所对应的炉排片上的出风口(26)相通,所述一次风风室(6、9、12)均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所述干燥段(A)和燃烧段(B)和燃烬段(C)的炉排由中间梁(22)分隔成4列,即由各段的首尾横梁(21)和两侧的中间梁(22)围成风室上端的4个侧面,所述一次风风室(6、9、12)是由钢板焊接形成的棱台,该棱台上端的4个侧面与横梁同中间梁所围成的4个侧面对应焊接;该一次风风室(6、9、12)的下端设置有进风管;所述固定炉排、活动炉排形成风室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炉排焚烧炉一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段(B)的炉排片上的出风口(26)设置在凸台(25)上,所述出风口为外小内大的锥形孔,该锥形孔的中心线与水平水的夹角为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炉排焚烧炉一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段(A)和燃烬段(C)的炉排片上的出风口(26)设置在炉排片的前端面,所述出风口为外小内大的锥形孔,其中干燥段的锥形孔的中心线与水平水的夹角为β;燃烬段的锥形孔的中心线与水平水的夹角为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炉排焚烧炉一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段(A)炉排片头部连线形成的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8°,所述燃烧段(B)炉排片头部连线形成的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28°,所述燃烬段(C)炉排片头部连线形成平面与水平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炉排焚烧炉一次风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段(A)和燃烬段(C)上的炉排片头部均朝炉排低点方向,所述燃烧段(B)的炉排片头部均朝炉排高点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25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安全代理的自我守护方法
- 下一篇:服务调用通知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