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介电阻塞放电灯、运行设备和连接电缆的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2187.2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H·德利安;J·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H01B7/08;H05B41/282;F21V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春元;魏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阻塞 电灯 运行 设备 连接 电缆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其包括介电阻塞放电灯、用于运行该介电阻塞放电灯的运行设备和连接电缆,其中所述连接电缆将所述介电阻塞放电灯与所述运行设备相连接。
背景技术
介电阻塞放电灯在目前的重要应用领域是办公自动化,尤其是用于扫描器、传真设备和类似设备的线形灯,以及大面积的面形灯、即所谓的面辐射器,其用于在液晶技术和其它图形显示中对监视器和电视屏幕进行背部照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应用领域。具体说,还存在其它的应用领域,譬如在手工业和工业的UV处理中,在公共照明中,在光源布置中,等等。
介电阻塞放电灯就本身而言是公知的,并同时在现有技术中被大量的记载。其特征在于,电极通过电介质与位于放电室内部的放电介质隔开。这里,电极原则上可以全部被布置在放电室内,全部布置在放电室外,或者一个极性的电极被布置在放电室内,而其它电极被布置在放电室外。对于被布置在放电室外的电极,放电室壁作用为介电阻塞。当然,如果所有电极被布置在放电室内,则必须通过电介质、例如通过介电的涂层把至少一个电极或一个极性的电极与放电室内部隔开。通过这种介电阻塞,在工作时形成一种所谓的单边介电阻塞放电。替代地,也可以给所有的内部电极设置介电的涂层。于是涉及一种双边的介电阻塞放电。后者尤其还符合已讲述的情况,即所有电极被布置在放电室之外。
由于位于至少一个电极和放电介质之间的介电阻塞,介电阻塞放电灯的工作需要一个时变的电压,譬如正弦形交流电压。在US5604410中记载的脉冲式工作方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在文献US6323600中公开了一种电路装置,用于根据上述的脉冲式工作方式运行一种介电阻塞放电灯。为此,借助于闭塞变流器产生几千伏(kV)的脉冲电压序列和典型为25~80kHz的脉冲重复频率。
缺点是,常规的高压电缆(通常是单电缆)由于其较高的电容而在高频率时具有大的损耗。因为介电阻塞放电灯的电容小于常规长高压电缆的电容,所以由此降低了到所连接的灯中的实际耦合输入功率。这种效应在先前所述的脉冲式工作方式中是特别关键的,因为除了典型为50-200kHz的脉冲重复频率外,所述脉冲电压还具有其它的高频成分。尤其在较长的高压电缆情况下,功率损耗甚至可能导致灯再也不能点燃。因此迄今为止只采用较短的连接电缆,典型约25-35cm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其具有介电阻塞放电灯、用于运行该介电阻塞放电灯的运行设备和改善的连接电缆。
通过以下的照明系统来解决该任务,其具有:介电阻塞放电灯;具有两个高压端子的电运行设备;包括两个高压芯线的连接电缆,所述两个高压芯线将所述介电阻塞放电灯的电极与所述电运行设备的高压端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缆被设计为高压扁带状电缆。
尤其优选的扩展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认识:在位于介电阻塞放电灯和运行设备之间的常规高压连接电缆中的损耗随着电缆长度和频率的增加而同样增加,而这会导致到灯中的耦合输入功率的降低,甚至可能导致灯不能点燃。这归因于常规高压连接电缆比介电阻塞放电灯具有更高的电容。
本发明现在建议把高压连接电缆构造为高压扁带状电缆,其在最简单的实施方案中是两芯的。这里如此地确定高压芯线的相互间隔,使得高压扁带状电缆的电容如此地小,以致于不再出现大的功率损耗或点燃问题。作为近似值,发明人已经发现,所述高压扁带状电缆的电容应该约等于或小于未被点燃的灯的电容。除了电缆的其它尺寸外,高压芯线的合适间隔还取决于所属的介电阻塞放电灯的电容。在典型的杆状介电阻塞放电灯中的典型的值为几毫米,如同其另外还在办公自动化的设备中所采用的一样,例如从芯线中心到芯线中心约为8-12mm。尤其当应用领域需要较长的连接电缆时,例如大于30cm,40cm,50cm或甚至60cm,本发明所建议的高压扁带状电缆在点燃方面和在所连接的介电阻塞放电灯的耦合输入功率方面比常规连接电缆要具有明显的优点,即便是在脉冲工作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高压扁带状电缆的一种改进中,在所述被确定和设计用于高压的两个外部芯线之间布置至少另一个芯线。该解决方案的优点是,能简单地实现保护类I应用。为此只须将至少一个附加的芯线一方面与地电位相连接,另一方面与同介电阻塞放电灯相连并应作高压保护的金属外壳、灯支架等相连接。位于中心的附加芯线由此作用为保护导线。另外也降低了电磁干扰辐射,也即整个照明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V)被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未经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2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