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打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1604.1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喷墨式打印机的墨水盒通常是将墨水盒与喷墨头结合为一体,由于此种形式的墨水盒在喷墨头故障或者墨水用完后无法再重复使用,故制作成本较高且容易造成浪费。此外,也可使墨水盒与喷墨头分离,当喷墨头故障或墨水盒中的墨水用完时,仅需个别更换喷墨头或者墨水盒。有鉴于喷墨打印机中的墨水盒/墨水盒仍必须经常更换,因此如何在喷墨式打印机内部设计出一种高效能的墨水供应系统始成为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包括一维护模块(maintenance module)、一喷墨单元、一泵、一滑块以及一摇臂齿轮。上述摇臂齿轮连接泵的一马达,并且以可分离的方式耦接滑块。当马达沿一第一方向旋转时带动摇臂齿轮旋转至一第一角度并与滑块啮合,进而带动滑块由一初始位置移至第一位置,同时通过维护模块上的一阀门挺杆(valve tappet)开启前述喷墨单元的一阀门。当马达沿一第二方向旋转时带动摇臂齿轮旋转至一第二角度并与滑块啮合,进而带动滑块脱离第一位置以关闭前述阀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维护模块具有一基座以及一承载件(sled),其中承载件活动地设置基座上,用以承载喷墨单元,且阀门挺杆设置于承载件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承载件具有一挡止部,当该滑块由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前述承载件相对于基座移动至一充填位置,使得挡止部位于摇臂齿轮的一旋转平面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摇臂齿轮具有一抵接部,当承载件到达充填位置且阀门开启时,前述马达是沿第二方向旋转,并带动摇臂齿轮旋转至一第三角度,使得挡止部与抵接部相互抵接,以防止摇臂齿轮与滑块啮合,其中第三角度位于第一、第二角度之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前述承载件位于充填位置且阀门开启时,前述马达是沿第二方向旋转,用于通过泵将一墨水盒内的墨水导入喷墨单元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滑块具有一齿条部,当摇臂齿轮旋转至第二角度时与齿条部啮合,用于带动滑块由第一位置回复至初始位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前述滑块到达初始位置时,摇臂齿轮脱离齿条部,使得滑块静止于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示意图;
图2为摇臂齿轮由第一角度旋转至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图3A为承载件位于座标Z1的示意图;
图3B为承载件由座标Z1移动至座标Z2的示意图;
图4为摇臂齿轮带动滑块移动至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5为摇臂齿轮的抵接部与承载件的挡止部抵接的示意图;
图6为摇臂齿轮回复至第一角度的示意图;以及
图7为摇臂齿轮带动滑块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维护模块~10
承载件~11
基座~12
泵~20
喷墨单元~30
导管~31、32、33、34
阀门~31’、32’、33’、34’
摇臂齿轮~40
从动齿轮~41
抵接部~42
滑块~50
第一凸块~51
第二凸块~52
齿条部~53
阀门挺杆~P1~P4
挡止部~S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的喷墨打印装置包括一维护模块10、一泵20、一喷墨单元30、一摇臂齿轮40以及一滑块50,上述摇臂齿轮40连接泵20内的一马达,维护模块10包括一承载件11以及一基座12,其中承载件11可于基座12上滑动。前述喷墨单元30内部具有一墨水储存槽(未图示),其中墨水储存槽(ink reservoir)具有四个隔间,用以分别容纳青、红、黄、黑四色墨水,并可通过四条对应的导管31、32、33、34与一墨水盒(未图示)相连接。此外,在喷墨单元30底部则具有一喷墨头(未图示),连接上述墨水储存槽,打印时喷墨单元30会脱离维护模块10,并通过喷墨头将墨水喷至一记录媒体上(例如一纸张);在打印的过程中若任何一种墨水(青、红、黄、黑)需要补充时,喷墨单元30会移动至维护模块10上方并与承载件11结合(如图1所示),以利于进行墨水充填(priming)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1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体结构卧式对接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伤筋动骨的药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