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调整视角的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0998.9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启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黄小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调整 视角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尤指一 种具有可调整视角(viewing angle)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为一般平面显示科技的代表。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轻 薄、低耗能、无辐射以及其它优良质量,已成为市场主流,且广泛应用于 笔记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以及其它通信与信息装置中。再者,在近几年 中,液晶显示器也有逐渐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 监视器与CRT电视的趋势。
随着液晶显示器尺寸的增大,传统扭转向列(twisted nematic,TN) 液晶显示器的视角极限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改善视角极限,并且让多位使 用者能在各种视角观察到不失真的影像,先前技术中已有许多扩增视角技 术的研究,例如使用视角补偿膜、在一像素区域中形成不同的液晶预倾角 方向(pre-tilt angle direction),以至于横向电场切换型(in-plane switching type,IPS type)液晶显示器的提出。
尽管视角扩增技术已成为提高液晶显示器对比度的必然趋势,在某些 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中却希望能够限制视角,以限制使用者必须由特定的角 度才能看到影像。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在公开的场合使用笔记型计算机时, 在安全性或隐密性的考虑下,便需要利用视角窄化技术来限制使用者仅能 由显示器正前方看到有用的信息(清晰的影像),并且避免其它人经由使用 者旁边或是上方等其它角度窥见影像内容。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 又可能会希望通过笔记型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中和他人分享信息,此时则 需要宽广的视角。因此,具有固定视角的液晶显示器无法继续满足市场的 需要,而提供具有可调整视角的多功能液晶显示器便成为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可调视角的液晶显示器包含一显示面板与 一光源。该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与一第二基板,以及一液晶层设置在第一 与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液晶层包含一相位延迟(phase retardation,又称位 相差值)具有一预定范围,其大于由光源产生的光线的波长,使得本发明 液晶显示器能显示至少一亮态以及至少二暗态,或者显示至少二亮态以及 一暗态。所以本发明液晶显示器能提供可调整的视角。
本发明驱动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含一种具有可调整视角的液晶显示 器。在此方法中,包含提供一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液晶显示器在供应电压 为V1或V3时显示一第一状态,在供应电压为V2时显示一第二状态, 且V1小于V2,而V2小于V3,其中该第一与第二状态为不相同状态的 一亮态或一暗态,且液晶显示器包含一穿透率对供应电压曲线(V-T曲 线),该V-T曲线包含至少一第一区域位于V1与V2之间,以及一第二区 域位于V2与V3之间。然后,在V1至V2之间的第一电压范围内提供 一第一电压,以使液晶显示器显示第一视角,以及在V2至V3之间的第 二电压范围内提供一第二电压,以使液晶显示器显示一第二视角。
上述液晶显示器的另一示范实施例包含至少二暗态或二亮态,使得液 晶显示器具有一第一显示模式以及一第二显示模式,其中第一显示模式与 第二显示模式也具有不同的视角。因此,上述液晶显示器提供了分别具有 一广视角与一窄视角的两种显示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可调视角的液晶显示器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器的穿透率对供应电压的曲线图。
图3为图1所示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4至图5分别为第一显示模式与第二显示模式等对比度轮廓线。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穿透率对供应电压的曲线 图。
图7为包含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电子装置实施例的示 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2电子装置 10液晶显示器
11液晶显示面板 12上基板
14下基板 16液晶层
18背光模块 20、22偏光片
24外框 30输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0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