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用鞋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0908.6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西良寿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玛瑞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23/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拖鞋或便鞋等那样主要在室内使用的室内用鞋,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即使在夜间黑暗的走廊里不开电灯也能行走的室内用鞋。
背景技术
如下列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那样,具有发光装置的鞋类很早就被提案了。
开发这种鞋类是为了让穿上它的行人在夜间外出时将行人的存在告知车辆等的司机,从而将事故防患于未然,因此,在鞋的跟部或侧面设有用于发光的机构。
但是,像拖鞋那样的室内用鞋中并不存在具有发光装置的类型。所以,理所当然也不存在为了步行而具有发光光源的室内用鞋。
然而,例如在夜间睡觉时起夜去卫生间的场合,要考虑到不打搅周围人的睡眠,可是兼顾到这种关照和起夜去卫生间者的安全是非常难的。
即,为了不打搅周围人的睡眠,必须在静静地起床之后,不开寝室的电灯,还要不出声音地行走,但是,若地板上存在高度差或物品等障碍,再加上脚下黑暗,恐怕会被绊倒。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通常会考虑亮起枕边的台灯,或是在枕边准备小型手电筒,但是,前一种场合会发生将旁边睡觉的人吵醒的情况,后一种场合会发生由于失误等没将手电筒放到应放位置,从而费劲寻找的情况。另外,要打开手电筒却不知道开关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变得精神,与将寝室或走廊的电灯亮堂堂地打开的场合一样,还是会妨碍继续睡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09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501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以脚踏方式而发光的光源的室内用鞋,以便于在夜间黑暗中安静而安全地行走。
解决手段在于一种室内用鞋,为穿在脚上的左右一对的室内用鞋,其特征在于:在脚尖侧部位设置当该室内用鞋的一部分被脚踏时被导电、发光的光源,上述光源的朝向设定为向前方和/或下方照射。
例如,在上述光源中使用发光二极管或小型电灯泡等,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上述光源可以控制为根据脚踏时的压力或体温发光。发光除了只在脚踏时发生之外,也可以在脚踏过后的一定时间发生。
进而,关于光源的发光,当左右之中任意一只室内用鞋被踩压的时候,可以使只有这一只室内用鞋的光源发光而构成,也可以使只有另一只室内用鞋的光源发光而构成,进一步还可以使两只室内用鞋的光源发光而构成。
在这种结构的室内用鞋中,只需脚踏室内用鞋,设置在脚尖侧部位的光源就会发光,照射前方和/或下方。因此,无需以其他方式照明,仅穿上室内用鞋,就能够照亮脚尖侧,即行进方向的地板,从而安全地行走。
如上所述,通过这种发明,可得到只通过脚踏就能照明的室内用鞋,例如夜间起夜去卫生间时,能在不吵醒旁边的人的情况下安静地起床、安全地行走。除了去卫生间的时候之外,夜间回家的时候,或是进入仓库、书库、储藏室等黑暗的屋子时,也是非常方便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室内用鞋的立体图。
图2(a),图2(b)为室内用鞋的侧视图及剖面图。
图3为控制电路方框图。
图4为作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作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关于其他示例的室内用鞋的作用状态的一部分剖面侧视图。
图7为关于其他示例的室内用鞋的侧视图。
图8为关于其他示例的室内用鞋的剖面图。
图9为关于其他示例的室内用鞋的剖面图。
图10为关于其他示例的室内用鞋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表示的室内用鞋的一部分剖面侧视图。
图12为关于其他示例的室内用鞋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表示的室内用鞋的剖面图。
图14为关于其他示例的室内用鞋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表示的室内用鞋的一部分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一种形态。
图1为室内用鞋11的立体图,作为室内用鞋的一个示例,表示包裹着整个脚的形态的室内用鞋11。
即,如图2所示,室内用鞋11呈现鞋底21和鞋面31一体化的形状,其中,鞋底21具有与脚掌接触的触足面21a,鞋面31以它的上表面侧覆盖脚踝以下的整个脚,在鞋面31的上端对应脚踝的部位形成开口部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玛瑞卡株式会社,未经玛瑞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0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