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电源系统的稳压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8284.4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1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连进龙;陈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46 | 分类号: | G05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梁挥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系统 稳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压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电源系统的稳压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个多电源的系统中,通常都是多组电源共享一个参考电位(接地),个别的电源工作时会造成参考电位的路径上产生压差而使负载的电压不稳定,同时也会影响共享同一个地的其它电源。
目前的电源设计,有利用单端反馈的方式来稳定负载的电压,但是同时共享一个参考电位,会造成电源间相互影响,造成负载电压更加不稳定,请参考图1,为目前的多组电源系统的稳压电路方块示意图,图1中以两组电源系统的情况作说明。
当各个电源系统在工作时,第一电源控制器10与第二电源控制器20提供给第一负载RL1与第二负载RL2的电流不同,也就是第一负载电流IL1与第二负载电流IL2,但是因为共享同一个参考电位,所以反馈稳压只对节点A1与节点A2的电压作控制,对节点B1与节点B2的电压而言,就会因流过电源回路回到电源系统的等效阻抗Rg的电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不再是零电位,其中Rfb1为第一远程电压控制路径的等效阻抗,Rfb2为第二远程电压控制路径的等效阻抗,Rp1为第一电源线路的等效阻抗,Rp2为第二电源线路的等效阻抗。
因此,造成第一负载RL1与第二负载RL2的工作电压由原来的第一工作电压VL1及第二工作电压VL2分别降低为第一工作电压VL1减去电压Vg与第二工作电压VL2减去电压Vg,而与当初的设计第一参考电压VREF1等于第一工作电压VL1,第二参考电压VREF2等于第二工作电压VL2不同,此时各个电压互相影响就造成电压不稳定的状况,所以为了防止上述电压不稳定的问题,部分设计方式缩短电源回路的路径,但是这样又无法达到长距离的远程电压控制的设计需求。其中图1中未绘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一参考电压VREF1为第一电源控制器10中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第二参考电压VREF2为第二电源控制器20中比较器的参考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电源系统的稳压电路,通过直接取得负载端的电压差,并根据负载端的电压差与参考电压的关系调整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流,借以提升多组电源系统的电源输出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电源系统的稳压电路,包含有:数个电源控制器,每一个电源控制器具有一个输出端与一个信号反馈端,每一个输出端输出一电流信号,且每一个输出端电性耦接有一负载,以接收电流信号,其中,每一个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反馈端的路径上设置有一个稳压单元,用以分别取得负载的两端电压差,并根据两端电压差分别输出一反馈信号至电源控制器的信号反馈端,其中每一个电源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分别调整输出的电流信号。
借助这种多电源系统的稳压电路,至少可以达到下列进步的功效:
一、解决多组电压共同参考电位所造成的稳压不准确的问题。
二、由于无需借助缩短电源回路的路径距离来解决电压不准确的问题,相对地增加了多组电源系统的远程电压控制的距离,并可应用于大电流的测试系统及系统的电压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技术的多电源系统的稳压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及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第一电源控制器
10a 第一比较器
11 第一稳压单元
11a 第一差动放大器
20 第二电源控制器
20a 第二比较器
21 第二稳压单元
21a 第二差动放大器
A1 节点
A2 节点
B1 节点
B2 节点
IL1 第一负载电流
IL2 第二负载电流
IRTN 电流
R1 第一电阻
R2 第二电阻
R3 第三电阻
R4 第四电阻
R5 第五电阻
R6 第六电阻
R7 第七电阻
R8 第八电阻
Rfb1 第一远程电压控制路径的等效阻抗
Rfb2 第二远程电压控制路径的等效阻抗
Rg 从电源回路回到电源系统的等效阻抗
RL1 第一负载
RL2 第二负载
Rp1 第一电源线路的等效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8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分离的变形鼠标
- 下一篇: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金颗粒用于潜在指纹显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