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荧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7868.X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宇恒;李建兴;陈照勗;陈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02 | 分类号: | H01J61/02;H01J61/04;H01J61/35;H01J61/38;H01J6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面荧光灯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极位于气体放电腔内侧以及外侧的平面荧光灯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般电视的显示屏幕渐以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为主流。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必须设置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以提供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功能。市售电视的背光模块的光源是以多数的冷阴极管(CCFL)所组成,亦有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者。然而,由于CCFL或LED为线形或点状光源,因此都需要借由背光模块中的扩散板,才能达到发光均匀的效果。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尺寸日渐增大,对于背光模块发光的均匀度要求亦愈来愈高。另有以等离子发光元件制成的平面荧光灯,由于具有良好的发光效率以及均匀性,可符合背光模块对于光均匀性的要求。
平面荧光灯是一种等离子发光元件,其主要是利用介电层放电原理,产生二次电子,与气体放电腔中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惰性气体产生碰撞,并将气体离子化激发以形成等离子。之后,等离子中被激发的激态原子会以放射紫外光的方式回到基态,而所放射的紫外光会进一步激发平面荧光灯中的荧光体,以产生可见光。
图1表示传统平面荧光灯的结构的剖面图。请参照图1,传统的平面荧光灯主要是由气体放电腔100、荧光体102、放电气体104、内部电极106以及介电层108所构成。其中,气体放电腔100是由下基板100a、上基板100b以及边条100c所组成,边条100c配置于下基板100a与上基板100b之间,且与下基板100a以及上基板100b的边缘连接,以构成一密闭的腔体。
再参照图1,传统的内部电极106通常为银电极,且内部电极106配置于下基板100a上,这些内部电极106上通常会覆盖一层介电层108,以保护内部电极106不会因离子撞击而损坏。由图1可知,内部电极106与覆盖其上的介电层108是位于气体放电腔100的内壁上。气体放电腔100内填充放电气体104,气体104通常为Xe、Ne、Ar或其他惰性气体。此外,荧光体102配置在气体放电腔100的内壁上,如上基板100b的表面上、介电层108的表面上,以及未被介电层108覆盖的基板100a的表面上。
在平面荧光灯的点亮过程中,主要是借由电极106发射电子与气体放电腔100内部的放电气体104产生碰撞,并将放电气体104离子化、激发以形成等离子。之后,等离子中被激发的激态原子会以放射紫外光的方式回到基态,且所放射的紫外光会进一步激发气体放电腔100内壁的荧光体102,以产生可见光。
在如图1所示的平面荧光灯中,由于放电电极106皆位于气体放电腔100的内部,故放电电极106需覆盖介电层108来保护电极。此介电层108一般是以网版印刷方式所形成并将其厚度控制在50μm至250μm之间。然而,此平面荧光灯的制程中,以多层网版印刷来构成介电层的方式较为复杂,产率不佳。再者,多层网版印刷所构成的介电层厚度不易控制,造成不同平面荧光灯之间、或是单一平面荧光灯不同区域的亮度不足且不平均。因此,传统的平面荧光灯,其电路设计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荧光灯,可减少因多层网版印刷产生介电层厚度的不均,借此改善平面荧光灯的亮度及均匀度,且减少介电层材料使用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平面荧光灯,其是由一气体放电腔、一荧光体、一放电气体以及多个第一及第二电极所构成。气体放电腔为上下二基板之间的空间且填充有放电气体。荧光体配置于气体放电腔的内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是形成一电极对,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是位于不同平面上。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该平面荧光灯的第一电极位于下基板的外表面,且第二电极位于下基板的内表面且覆盖有介电层。由于成对的电极是位于不同平面,故该平面荧光灯的放电区域较大,发光效率较佳。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该平面荧光灯的第一电极位于下基板的外表面,以及第二电极位于下基板的内表面且覆盖有介电层。第一及第二电极为条状且彼此垂直。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位于下基板外表面的第一电极亦可为一平面状。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该平面荧光灯更具有一承载基板位于下基板外侧用以支持该平面荧光灯。第一电极是位于下基板的外表面,或是位于承载基板的一表面且同时与下基板的外表贴附。第二电极是位于下基板的内表面且覆盖有介电层。承载基板可与下基板之间具有玻璃胶、陶瓷胶、UV胶或热固化胶以进行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翰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78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