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抛弃式腕带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7117.8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淇;吴民顺;郭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民顺 |
主分类号: | A41D20/00 | 分类号: | A41D20/00;G09F3/02;G09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射频 识别 标签 抛弃 式腕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抛弃式腕带,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抛弃式腕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在仓储业和零售业中用来判读商品信息,在医疗业应用上能够确保病人获得妥善且安全的医疗照护。
在危险传染病的发生期间,有医院使用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病人的识别,实施有效的隔离管制与照护。更有医院进一步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在育婴室的亲子照护与临床医疗的流程。
临床路径导入RFID应用是一项创举,RFID在医疗业的应用上,大部份集中在病人安全与病患管理,目前已有医院成功利用主动式与被动式RFID的识别技术,应用在新生儿看护与临床路径管理两大重要医疗服务之中。
所谓的临床路径管理,其实就是医疗人员对于病症治疗的标准作业流程,以阑尾炎病人为例,病人进入急诊室,经由医生确认病症之后,就会将病人信息记录在RFID腕带上,加密后再由医护人员为病人配载。接下来的医疗过程,医护人员就会借由读取腕带上晶片的信息来启动每一个临床医疗动作,依照病症路径的标准治疗程序来进行,并将所有医疗行为履历记录在RFID系统,可随时查询由哪位医护人员在什么时间为那位病人做了什么样的治疗,以确保不会发生医疗疏失。另外,在进行手术时,也可借由RFID腕带来进行身份确认。
当病人或新生儿戴上RFID腕带后,即启动整个标准化的临床路径流程,在这个流程之中,医院将会精准且安全的照护病人。在新生儿照护方面,婴儿室的医护人员会为婴儿佩带主动式RFID追踪腕带,当发生各种紧急异常情况时,负责管控的护理站能立刻接到警讯并进行处理。而透过腕带的行动追踪功能,可以查询婴儿与母亲的所在位置,如果发生了婴儿与母亲配对错误,或是有心人士抱走婴儿离开安全范围,系统都会主动发出警讯告知,就算婴儿已被抱至一楼大厅,系统也会触动警报通知警卫拦阻。
医疗管理相对于图书管理或仓储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医疗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无法像物品一样被集中管理且不被任意移动。但是借由RFID技术,医院利用晶片上的追踪与即时识别功能,可减少医护人员寻找及辨认病人的时间,以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
借由含有RFID晶片的腕带,可以记录病人的各项重要信息,并且可在进行疗程前主动提醒医护人员,确保医护人员在对的时间点进行正确的医疗处置。除了能够确保每一项医疗程序确实执行之外,透过医护人员随身携带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可以随时验证病人身份与处置内容,当有任何错误发生时,RFID系统会主动发出即时警讯,通知医护人员前来处理,如此可解决人工方式无法达到保护病人的缺失。
此外,在病人隐私方面,RFID比起传统的人工表单更加地安全,因为腕带上面只有记载病人名字、性别等无隐私疑虑的显性信息,其他一切包括过敏药物与感染性疾病带原等隐性信息或个别病人需注意的特殊状况,全部皆已经过加密,只有经由授权的医护人员才能读取处理。腕带上更具有一组唯一序号可供识别,其他人是无法加以伪造复制的,而当病人出院之后,晶片腕带也会马上进行销毁,无法再判读出任何信息。
发明内容
一种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抛弃式腕带,一射频识别标签附着于基材的第一面,其中基材为可挠式材质,经过弯曲后形成一环状腕带,配戴于使用者的身体,并经由基材上的撕裂线,撕毁射频识别标签,从使用者的身体取下该抛弃式腕带。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B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以及
图2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与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基材 (14)粘胶
(16)射频识别标签 (18)粘胶
(20)剥离纸 (22)撕裂线
(30)基材 (34)粘胶
(36)天线 (38)基底
(42)撕裂线 (44)粘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民顺,未经吴民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7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空育种中种子的处理技术
- 下一篇:一种复合益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