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86016.9 | 申请日: | 200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1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大田将志;川崎龙彦;佐佐木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17/49 | 分类号: | H01J17/49;H01J17/02;H01J17/04;H01J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平面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而进行面放电的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得到了实用,作为个人电脑和工作站等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平面型的壁挂式电视机,或用于显示广告和信息等的装置而被广泛使用。而且,在这样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希望能够提高对比度。
在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平面型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而进行面放电的离子体显示装置中,与显示数据相对应,使画面上的所有像素同时发光。进行面放电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前面玻璃基板的内面形成有发生面放电的多个电极,对成对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在电极面上形成的介电体层和保护层的表面进行面放电,发生紫外线。在背面玻璃基板的内面涂敷有三元色的红(R)、绿(G)和蓝(B)的荧光体,由紫外线使这些荧光体激励发光,进行彩色显示。
在彩色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荧光体层与各单元的发光色相对应而分别涂敷有发出红、绿、蓝色的荧光体。各单元的放电空间中产生的紫外线到达荧光体层时,发出分别涂敷的各颜色。另一方面,在目视侧(显示面一侧)所观察到的光中有发出的光以外的外来光的反射光。这是从外面入射到单元内的光由背面侧基板上的荧光体层和介电体层等所反射的反射光,黑显示部分的亮度提高,引起对比度的下降。作为提高这样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的方法,公知有在面板的目视侧设置光吸收层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其中公开了为了降低外光反射而具有光吸收功能的介电体层。
而且,作为有效地取出发生的光的方法,公知的有在背面侧设置使发出的光反射的波长选择性反射膜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其中公开了在荧光体层的背面设置波长选择性反射膜,反射从荧光体层向背面射出的发出光的技术。
而且,公知的还有设置包覆荧光体层的光吸收层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287834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8-138559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2357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存在有难以得到充分的亮度和对比度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是包括:具有发生面放电的维持电极、扫描电极以及覆盖这些电极的第一介电体层的前面基板;具有与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交叉方向的地址电极以及覆盖该地址电极的第二介电体层的背面基板;配置在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贴合而形成的基板间的放电空间内,划分该放电空间的隔离壁;以及在隔离壁的侧面和第二介电体层上形成的荧光体层,其中,第二介电体具有光吸收功能,隔离壁具有光透过功能。
优选第二介电体层的光吸收率为60%以上。
第二介电体层可以包含由铁(Fe)、锰(Mn)、铬(Cr)的氧化物组成的黑色颜料。
优选第二介电体上的荧光体层的厚度在25μm以下。
隔离壁可以是将以玻璃粉为主要材料的浆状物加以烧结得到的结构,是在隔离壁主要成分的PbO系基体玻璃中,以2~3wt%的比例混合有与该基体玻璃相比软化点低10~100℃的玻璃后的物质。
根据本发明,由于背面侧的介电体层具有光吸收功能,且隔离壁具有光透过功能,所以能够使对于复位期间的发光的维持期间的发光亮度充分地大,且由于从隔离壁入射的外来光能够被第二介电体层充分吸收,所以能够得到高亮度、高对比度的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器中灰度等级驱动顺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驱动控制系统中驱动波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隔离壁和介电体层对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内部发射的光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复位放电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维持放电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复位发光与维持发光的亮度比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1前面基板
2透明电极
3总线电极
4介电体层
5保护膜
6光透过性隔离壁
7荧光体层(R)
8地址电极
9光吸收介电体层
10背面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6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