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压成型的人造石材料及其制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5967.4 | 申请日: | 200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培圣;金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培圣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101/02;C08K5/23;C08J5/00;C08L25/06;C08L23/06;C08L33/12;C08L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45江苏省江阴市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成型 人造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一种人造石材料,特别是一种适合于热压工艺生产的人造石材料及其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采用的人造大理石,多为适合于用常温浇铸和固化生产工艺的。其生产过程因切割打磨所造成的资源损失和浪费是比较大的,据统计因生产过程的产品损失在百分之二十。同时存在因加工过程的固体粉尘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等诸多缺陷。另外,由于成分没有统一标准,厂商在原料中添加、例如有毒染料的事也时有发生。
当然,也有采用热压成型的人造大理石。例如在00128188.7的中国专利中就有关于模塑料的组合物的公开,其中涉及到为使生产的人造石更透明而研发的模塑料的组合物,其中组分中包括不饱和聚脂树脂。
在98805471.x中公开的一种针对甲基丙烯酸系材料生产人造大理石的技术,采用的是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该方法中包含(甲基)丙烯酸系的物质,并在固化反应中由(甲基)丙烯酸系单体聚合反应,而其中增稠物质是大分子量的聚合物。
中国专利98806517.x是有关用丙烯酸酯类预混料、丙烯酸酯类制备人造大理石及其方法,是针对丙烯酸酯材料生产人造大理石的技术。该方法中用到丙烯酸系的物质,并且在固化反应中是由丙烯酸类单体与含有丙烯酸酯类的多官能团物质共聚反应。
在中国专利98810591.8中,涉及丙烯酸系片状成型料或预制整体模塑料生产丙烯酸人造大理石的方法,其中的增稠剂是针对丙烯酸系材料生产人造大理石的,成型工艺中必须用到相对昂贵的挤出设备。该方法中包含丙烯酸系的物质,且在固化反应中是由丙烯酸系单体聚合(或混合体共聚反应),并用聚合物做增稠剂。
同样是与大理石相关的中国专利96106392.0中,涉及到人造大理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但它是常温浇铸成型生产人造大理石,内中也不含有纤维。而且在成型后须打磨抛光才能达到较好的表面效果。
中国专利88109212.6乃是用于人造大理石的树脂组合物,主要是通过配合制出一种含有可游离聚合的单体和含有环氧固化体系的树脂,并应用这种树脂与无机填充料形成一种树脂的组合物。其中不含有为组合物提供控制黏度的增稠物质,也不含有为成型的制品提供更高强度的增强纤维物质。
因此,现有技术中事实上存在一种需求,期望有适于热压工艺的,并可选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的产品;或者选用性能更好的原材料,生产出更优良的产品。也期望有更多绚丽色彩和花色的人造石材料。同时还期望有材质选择更能满足环保条件要求,或使用不对环境带来污染的模塑料及其相适应的制造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就是以满足上述的实际需求为目的的。本发明旨在应用成本相对更便宜的不饱和聚酯,体系混合料中不使用、或较少使用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物质,以使模塑料的挥发性更小,气味更小。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体系交联网状结构,耐热、耐溶剂性更好的模塑料。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了固化反应是有聚酯分子链中的双键与苯乙烯类的双键的共聚反应和含有快速改变预混料流变状态增稠剂的模塑料。
一种热压成型的人造石材料,它是由树脂,填充料,固化剂,脱模剂,和增稠剂所组成;其中所述的树脂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或乙烯基酯树脂。该树脂是由饱和的和不饱和的二元酸(酐)与二元醇缩聚形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其中该饱和的酸可以是邻苯型、间苯型、对苯型的;而该二元醇类可以是乙二醇、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二甘醇、新戊二醇类。这种热压成型的人造石材料中所述的填充料可以是氢氧化铝,碳酸钙,石英,滑石中任何的一种粉料或者是它们的矿物粉料中任意几种的混合物,其用量为树脂用量的27%到445%(重量比)。所述的固化剂则可以是用于不饱和聚脂的一种引发剂:例如是一种过氧化物或偶氮化物,其用量为所述树脂重量的0.3%到3.9%。而脱模剂可以是一种硬脂酸金属盐:例如是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铅等,其用量为所述树脂重量的0.6%到7.8%。所述的增稠剂是一种正二价的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比如是氧化镁,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钙等;其用量为所述树脂重量的0.2%到8.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培圣,未经许培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成型工具
- 下一篇:氢氧化铝稀相流态化焙烧炉炉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