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线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5650.0 | 申请日: | 200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洁;东浜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K17/72 | 分类号: | H03K17/7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线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操纵的配线设备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与此相关,用作非接触开关器件的三端双向晶闸管(TRIAC)或晶闸管广泛地用作电子开关装置的开关元件。
然而,在两线型开关装置(即两线开关装置)中,为了节省配线,其开关元件连接在串联的AC电源和负载的各端之间(即负载连接在开关元件的两端之间,其中一端经由AC电源连接到负载)。由于在这种结构中,电源电缆不能单独地插入开关装置,因此固定开关装置的电源就成为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图8所示电路结构的两线开关装置100(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H11-237925(图1)、2000-133473(图1)和2001-16804(图1))。
两线开关装置100是主要以嵌入室内墙壁中的状态使用的两线型配线装置,其例如通过从室内安装的开关盒延伸的两条商用电源的室内电线,连接到商用电源和负载。如图8所示,两线开关装置100包括主开关单元2、整流单元3、第一电源单元4、第二电源单元5、稳定单元6、控制单元7和副开关单元8。
下面,将参考图8详细说明两线开关装置100。如图8所示,开关装置100具有端子T1和T2,该端子T1和T2将要连接到串联的AC电源(商用电源)AC和要被控制的负载LF(例如,发光器件,如白炽灯或荧光灯、换气扇等等)的各端。
而且,如图8所示,由三端双向晶闸管构成的主开关单元2连接在端子T1和T2之间。也就是说,在负载LF连接在端子T1和T2之间以使其中一个端子经由AC电源AC连接到负载LF时,负载LF连接在主开关单元2的两端之间,使得其中的一端经由AC电源AC连接到负载LF。
利用这种方法,AC电源AC、负载LF和主开关单元2形成闭合电路。在这个闭合电路中,如果主开关单元2导通,AC电源AC给负载LF提供足以操作负载LF的电功率;而如果主开关单元2截止,AC电源AC不给负载LF提供足以操作负载LF的电功率。下面,将主开关单元2的连接到端子T1的一端称为“电源侧端子”,而将连接到端子T2的另一端称为“负载侧端子”。
另外,用作噪声滤波器的浪涌抑制器Z和电容器C1连接在端子T1和T2之间,而用作噪声滤波器的电感器L连接在主开关单元2和端子T2之间。
整流单元3例如具有一对输入端子(下面称为“AC输入端子”)和一对输出端子(下面称为“DC输出端子”),并且该整流单元3由二极管桥构成,用于对从AC电源AC输出的AC电流整流,以输出整流电流。在整流单元3中,一个AC输入端子电耦合到与AC电源AC连接的主开关单元2的电源侧端子(即主开关单元2连接到端子T1的一端);而另一个AC输入端子电耦合到与负载LF连接的主开关单元2的负载侧端子(即电耦合到端子T2的上述主开关单元2的另一端)和栅极端子。
此外,栅极驱动电路连接在整流单元3的另一个AC输入端子和主开关单元2的负载侧端子之间,该栅极驱动电路由电容器C2和电阻器R1并联构成,该电容器C2和电阻器R1用于通过向其施加大于或等于规定阈值的电压来导通主开关单元2。因此,如果整流单元3的DC输出端子短路,则栅极电压就施加到主开关单元2的栅极端子。
第一电源单元4包括电阻器R2,其一端连接到整流单元3的高电压DC输出端子;晶体管Q1,其集电极连接到电阻器R2的另一端;电阻器R3,连接在晶体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齐纳二极管ZD1,其阴极连接到晶体管Q1的基极,而其阳极连接到地;以及电阻器R4,其一端连接到晶体管Q1的发射极。利用第一电源单元4的这种结构,电流被电阻器R2和R4限制,而电压被齐纳二极管保持和调整,因而可以基于整流单元3的输出来提供具有规定电压的DC电源。
此外,已经通过齐纳二极管ZD1的电流通过地返回到整流单元3的低电压DC输出端子。然后,该电流从端子T2提供给负载LF。然而,为了防止负载LF被该电流误操作,将第一电源单元4的阻抗设置得相对高。此外,尽管所示实例中的第一电源单元4是电缆挂钩型(dropper type),但是也可以使用开关型电源装置来代替它。
第二电源单元5包括晶体管Q2,其插在整流单元3和稳定单元6之间,用作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及晶体管Q3,其是用作使能单元(导通/截止转换单元)的半导体开关单元,用于通过控制单元7的控制来导通和截止晶体管Q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对计算机资源的访问控制方法以及访问控制程序
- 下一篇:照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