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和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5485.9 | 申请日: | 200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懿汉;萧金首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应用 液晶 显示装置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和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可弹动的挠性结构及框架夹持电路板的背光模块和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展快速,各家厂商除了在液晶显示装置相关的材料制程技术上不断改良,也必须同时在组装技术上寻求创新的方法,以符合产业的潮流。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中,在印刷电路板及背光模块结合之处,主要是以螺丝或扣件作固定,使印刷电路板固定于背光模块上。
请同时参照图1A~图1B,图1A绘示的是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分解图,图1B绘示的是图1A的液晶显示面板、印刷电路板及背光模块的部分放大图。如图1A~图1B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主要结构包括前框110、液晶显示面板120、印刷电路板140以及背光模块130。液晶显示面板120通过软性电路板135与印刷电路板140耦接,且印刷电路板140可以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120以x轴为转轴而上下翻转。在组装液晶显示装置100时,首先,将液晶显示面板120及印刷电路板140置放于背光模块130上。接着,将印刷电路板140向下翻转至背光模块130的侧面。然后,通过螺丝210a及螺丝孔210b的搭配设计,将印刷电路板140固定在背光模块130的侧面上。接着,组装前框110及背光模块130,使液晶显示面板120及印刷电路板140被前框110及背光模块130夹持在其中。然而,此结合方式在组装过程中,必须执行人工锁附的步骤。且由于螺丝的需求量较大,零件的成本也较高。
请同时参照图2A~图2B,图2A绘示的是传统的另一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分解图,图2B绘示的为传统的另一背光模块、液晶显示面板及印刷电路板的部分放大图。如图2A~图2B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a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不同之处在于背光模块130a以扣勾220固定印刷电路板140a。至于其余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旧有标号,并不再赘述。背光模块130a于其侧面具有一扣勾220,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140a。在组装印刷电路板140a于背光模块130a上时,必须将印刷电路板140a朝z方向提高,才可将印刷电路板140a垂直卡入扣勾220中。当印刷电路板140a被卡入扣勾220后,仍必须辅以其他螺丝,才可将印刷电路板140a稳固地锁附于背光模块130a的侧面上。然而,在印刷电路板140a的组装过程中,容易因为要将印刷电路板140a垂直卡入扣勾220中,而挤压或拉扯到其他的零件,如软性电路板135或液晶显示面板120。因此,进而导致软性电路板135或液晶显示面板120受到挤压或拉扯而造成电性连接不良,进而影响影像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背光模块和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其利用可弹动的挠性结构及框架夹持电路板的设计,除了减少螺丝的数量以节省零件成本外,也使组装的步骤简化。此外,更可节省工时,且避免损害相关零件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框架以及一挠性结构。挠性结构包括一夹持部及一接合部。其中,夹持部以可弹动的方式与框架平行设置,接合部连接夹持部及框架。当夹持部于一自然状态下,可与框架夹持一电路板;当夹持部被施以外力而位移时,电路板则与框架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背光模块、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电路板。背光模块包括一框架及一挠性结构。其中,挠性结构包括一夹持部及一接合部。夹持部以可弹动的方式与框架平行设置,接合部则连接夹持部及框架。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电路板则与液晶显示面板耦接。其中,夹持部于一自然状态下与框架夹持电路板,当施力于夹持部,使夹持部位移时,则电路板与框架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首先,提供一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一框架及一挠性结构。框架具有一顶板及一侧板,挠性结构包括一夹持部及一接合部。夹持部以可弹动的方式与侧板平行设置,接合部则连接夹持部及侧板。接着,置放相互耦接的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电路板于框架上,使液晶显示面板位于顶板上。然后,施一外力于挠性结构的夹持部。接着,将电路板置放侧板上。然后,移除外力,使夹持部及侧板夹持电路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