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84968.7 | 申请日: | 2007-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7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罗盛华;苏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H02K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定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特别关于一种避免组装不良的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是应用电磁效应的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且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机械结构,如风扇、光盘机或硬盘机等。一般而言,电机包括一转子以及一定子,借由转子及定子之间的磁场交互作用,驱使转子相对定子转动。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传统的电机定子1包括一上盖体11、一下盖体12以及一硅钢片组13,其中,硅钢片组13由多个硅钢片131叠合而成。传统用以生产电机定子1的方法为上盖体11及下盖体12各自设计一套模具,射出塑料至各模具内,再予以冷却成型。最后借由人工将上盖体11及下盖体12分别组装于硅钢片组13的顶部132及底部133,组装完成再进行线圈绕线作业。
然而,由于上盖体11及下盖体12由各自的模具分别制成,因此在一条生产线需二台以上的射出机,始可生产上盖体11及下盖体12。另外,当产出电机定子1的各构件后,需先分别库存于仓库,待组装时再拨料至生产线上,增加作业复杂度及组装成本。此外,成型后的上盖体11及下盖体12与硅钢片组13组装后,因电机定子1为组合件,故在绕线时容易因上盖体11及下盖体12的毛边造成线材绝缘漆剥落,或因上盖体11及下盖体12本身的变形而产生的翘曲,以致上盖体11、下盖体12与硅钢片组13配合不够紧密,进而造成跨线或耐压不良等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有效且简易地制作电机定子、降低生产与组装成本、避免繁复制程造成的缺失并提升产品的可靠度与良率,实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制程、降低生产与组装成本、避免繁复制程造成的缺失并提升产品的可靠度与良率的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于是,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电机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硅钢片组,其由多个硅钢片紧密叠合而成;将硅钢片组置入一模具内;注入一塑料至模具内,以及固化该塑料以使塑料上下紧密包覆硅钢片组。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电机定子包括一硅钢片组、一上盖体以及一下盖体。硅钢片组由多个硅钢片紧密叠合而成,上盖体包覆硅钢片组的上表面;下盖体包覆硅钢片组的下表面。其中,上盖体及下盖体借由单一模具直接成型紧密包覆硅钢片组。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是借由一模具将上盖体及下盖体直接成型包覆硅钢片组。与传统技术相较,本发明借由一体成型方式使上盖体及下盖体紧密包覆硅钢片组,故能够简化制程、降低生产与组装成本、避免繁复制程造成的缺失并提升产品的可靠度与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传统的电机定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制造的模具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元件符号说明:
1、2电机定子 11、21上盖体
12、22下盖体 13、23硅钢片组
131、231硅钢片 132顶部
133底部 3模具
31上盖模穴 32下盖模穴
S01~S04电机定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2以及图3,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2包括一上盖体21、一下盖体22以及一硅钢片组23。其中,硅钢片组23由多个硅钢片231紧密叠合而成,上盖体21包覆硅钢片组23的顶部,下盖体22包覆硅钢片组23的底部,上盖体21及下盖体22是借由单一模具3直接成型紧密包覆硅钢片组23。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的制造方法用以制造电机定子2。请参照图2以及图4,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01至步骤S03。步骤S01提供一硅钢片组23,其由多个硅钢片231叠合而成,硅钢片231彼此紧密叠合;步骤S02将硅钢片组23置入单一模具3内的上盖模穴31或下盖模穴32;步骤S03合模后注入一塑料至模具内,使塑料上下紧密包覆硅钢片组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4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吸气节流阀的压缩机
- 下一篇:压铸压缩机气缸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