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及其定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4939.0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7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彬;叶东昌;巩宜亮;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及其 定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及其定子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强度增加的马达及其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马达为一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部件,且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机械结构中,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趋势,马达也趋向小型化与高速运转的结构设计,因此如何在高速运转下仍维持马达之高寿命与高可靠度,实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请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步进马达1包括一定子结构11、一转子结构12、一电路板13、一排线16及一壳体结构14。其中该定子结构11包括一绕线架111与一线圈112,该线圈112缠绕于该绕线架111,且该线圈112电连接于该电路板13。该转子结构12包括一转轴121与一磁铁122,该磁铁122环设于该转轴121,其中该定子结构11套设于该转子结构12。该壳体结构14包括一本体141、一上壳体142与一下壳体143,该本体141容置该定子结构11与该转子结构12,该上壳体142与该下壳体143分别设置于该定子结构11的上下两侧。该线圈112二端部绕置于该绕线架111的一接脚15上,该接脚15再焊接于该电路板13,并经该电路板13而与该排线16电连接。来自该排线16的电流会使该线圈112产生一变化磁场,而驱使该马达1转动。
然而,上述的马达1在装配各构件时,容易受一外力拉扯而使该排线16及该电路板13朝一第一方向D1或一第二方向D2移动,进而致使该接脚15与该绕线架111之间或该接脚15与该电路板13之间产生脱落,更甚者,造成构件的分离。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结合强度增加的马达及其定子结构,进而提高马达的寿命与可靠性,实为现今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强度增加的马达及其定子结构。
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马达的定子结构包括一导磁元件、一电路板、一排线及一壳体。该导磁元件具有至少一线圈。该电路板邻设于该导磁元件,并与该线圈电连接。该排线电连接该电路板或该线圈。该壳体具有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分别设置于该导磁元件的相对两侧,该上壳体或该下壳体具有一第一固定结构,该排线或该电路板的一侧固定于该第一固定结构内。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马达包括一定子结构与一转子结构。该定子结构与该转子结构对应设置。该定子结构包括一导磁元件、一电路板、一排线及一壳体。该电路板邻设于该导磁元件,并与该线圈电连接。该排线电连接该电路板或该线圈。该壳体具有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分别设置于该导磁元件的相对两侧,该上壳体或该下壳体具有一第一固定结构,该排线或该电路板的一侧固定于该第一固定结构内。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马达及其定子结构是在该壳体的该上壳体或该下壳体上形成一固定结构(即第一固定结构或第二固定结构),以固定该电路板或该排线,因此当马达的构件特别是该电路板或该排线受到一拉扯力时,该固定结构可提供反抗该拉扯力的一反抗力,因而避免该导电元件与该绕线架之间或该导电元件与该电路板之间的脱落现象,进而提高马达的寿命与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一种现有的步进马达的示意图;
图2与图3分别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马达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图3的下壳体的示意图;
图5与图6分别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三和第四较佳实施例马达的示意图。
元件符号说明:
1、2、2a、2b、2c:马达 11、21:定子结构
111、2111:绕线架 112、2112:线圈
12、22:转子结构 121、221:转轴
122:磁铁 13、212、212a:电路板
14:壳体结构 141、2141:本体
142、2142、2142a、2142b:上壳体
143、2143、2143a、2143b:下壳体
15:接脚 16、213:排线
211:导磁元件 214:壳体
2144、2144a、2144c:第一固定结构
2144b:第二固定结构
215:导电元件 216:挡止件
222:磁性元件 D1:第一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4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识别防尾随门禁系统
- 下一篇:催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