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器马达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9298.X | 申请日: | 2007-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3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郭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马达制造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9/16;A47L9/22;H02K1/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悦 |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长沙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马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结构部件,特别是涉及专用于旁通式干/湿吸尘器的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旁通式干/湿吸尘器马达装置一般包括马达组件和扩散器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定子、转子和输出轴,以及前支架;所述扩散器组件包括导风板、离心风轮和风罩;该风罩前端为进风口、四周设有复数个出风口;所述马达输出轴依次穿越所述前支架、导风板和离心风轮,最后于风罩处予以固定;所述输出轴刚伸出前支架处,设有轴套。现有技术吸尘器马达装置存在的缺陷是:1.所述前支架上成型有多个用于导风的翼片,这样使前支架的模具制作相当复杂,因此成本高;而且由于翼片的缘故,前支架与导风板组装连接后存在缝隙和高低不平,不能将气流平滑地引导排至出风口外,噪音大,工作效率低下;2.前支架与导风板之间、以及前支架与轴套之间,均未采取密封措施,吸尘器工作时,灰尘和液体在高压的作用下,难免会渗入到马达输出轴与前支架之间,甚至渗入到马达内,导致吸尘器性能变差甚至损坏,影响吸尘器的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吸尘器马达装置。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使用一种吸尘器马达装置,包括马达组件和扩散器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定子、转子和输出轴,以及前支架;所述扩散器组件包括导风板、离心风轮和风罩;该风罩前端为进风口、四周设有复数个出风口;所述马达输出轴依次穿越所述前支架、导风板和离心风轮,最后于风罩处予以固定;所述输出轴刚伸出前支架处,设有轴套;所述前支架大体呈圆盘形,其外周大部分为环形平面,该环形平面前侧开有环形凹槽;所述导风板后侧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导风板前侧,成型有以引导气流轴向离开离心风轮的气流通道。
作为本发明吸尘器马达装置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前支架与导风板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的内径大于所述轴套的外径。这样能有效地防止液体和灰尘从径向渗入到马达输出轴与前支架之间再渗入马达内部。
作为本发明吸尘器马达装置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轴套与前支架之间设有密封圈。这样能有效地防止液体和灰尘从轴向渗入到马达输出轴与前支架之间再渗入马达内部。
作为本发明吸尘器马达装置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圈内圆周上沿径向向外设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轴套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凸起,该凸起嵌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有六个,沿所述密封圈内圆周均匀分布,相应所述凸起也有六个。密封圈与轴套之间采用相适配的卡槽和凸起紧密配合,防止马达在运行时,密封圈与轴套之间在径向产生相对位移而恶化密封效果,增强产品密封功能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吸尘器马达装置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风罩的各出风口处,均向外突出有弧面呈半边喇叭状;从而减少了气流在通道中的阻力,进一步降低了噪音。
发明吸尘器马达装置中,定子的转角处设计成圆弧面。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在磁路上减小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制作工艺上,能更好地控制排线,保证了马达运行时磁场的稳定性。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吸尘器马达装置的技术效果在于:1.前支架上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多个翼片,结构简化,使前支架的模具制作变得简单,制作成本低;2.前支架与导风板支间采用相适配的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紧密配合,结构紧凑,降低噪音,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环形凸起嵌入环形凹槽后,在径向形成第一道坚固的密封防线,防止液体和灰尘的渗入;3.导风板上直接成型平滑的气流通道,使气流能迅速扩散排出;4.采用密封垫圈和密封圈多重密封措施,有效地防止液体和灰尘从径向和轴向渗入马达内部,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工作可靠性;5.出风口及定子硅钢片冲片转角处的独特设计,使产品的噪音低、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吸尘器马达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所述马达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所述马达装置的前支架10、导风板12、密封垫圈11和轴套18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包括图4A和图4B,其中图4A是轴套18和密封圈19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B是所述马达装置于轴套18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所述马达装置的离心风轮13及风罩14出风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向为气流流向;
图6是所述马达装置定子5叠片结构的硅钢片冲片的平面示意图,图中带箭头的指引线为磁通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马达制造厂有限公司,未经金马达制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9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