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备快速接入网络的“信息贴片”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8117.1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涂亚庆;毛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亚庆;毛育文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G06K7/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6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备 快速 接入 网络 信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类,涉及无线数据采集和信息转接入网。
背景技术
信息利用和集成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获取是信息化的基础。在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源头信息采集方面主要是基于网络层的,极少有直接从底层设备或装备采集现场数据的,其信息采集大多借助人工的方式。例如下发各种统计表格,人工填好后再由专业人员输入系统,供统计汇总,上层决策等高层应用。源头信息采集并没有涉及到底层装备,底层装备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入网”。
由于装备种类繁多,信息接入方式多样,网络接口互异,若对所有装备进行逐一、专门的信息化改造必然受到时间、经费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采用“工控机”方式的信息采集装置又具有体积大,功能结构复杂,通用性不强,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因此,研制一种通用性强的专用数据采集装置,对装备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源头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将加快装备信息化进程,提高源头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节约信息化成本。
现有射频卡可以存储装备信息,但是需要读写器才能进行信息的读写。本发明不但具有射频卡的同类功能,而且自带输入模块,变被动信息采集为主动信息采集。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数据自动采集与入网方式。“信息贴片”通过贴、粘、嵌入等方式吸附于各类装备之上或置于信息采集点,通过“信息贴片”采集并存储装备信息编码,接收机(“系统终端”)通过无线方式将所有“信息贴片”的信息收集汇总并传入网络。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实现装备数据自动采集。主要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将“信息贴片”置于信息采集点,“信息贴片”上显示信息采集点的相应信息(2),如位置,编号,数量,所属单位等,显示模式为多行显示,通过选择菜单进入相应项的子选项及其内容,选项内容可以从供选项中选择,也可以独立设定。信息的输入和设定通过按键实现(6),按键数目和布局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以信息输入内容的复杂度为依据,可以选用普通行列式键盘,也可以选用触摸式按键。信息输入“信息贴片”后,存储于“信息贴片”中的存储器中(11)。信息处理单元(12)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处理,主要是信息格式的转换,即将采集点信息转换成显示器件所需的显示字符编码和无线通信协议所需的通信编码。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通信采用无线网状组网方式,在“信息贴片”间形成网状通信链(7,8),“信息贴片”中的信息汇集到“系统终端”,再由“系统终端”将信息送入网络。“信息贴片”和“系统终端”可通过增设天线(9)来提高发射功率,扩大通信范围。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信息贴片”间的通信完全无线化,无需有线联接。
2、采用网状网组网方式,实现“信息贴片”的自动识别,提高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
3、自带输入模块,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4、产品成本低,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通用性强,可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网络接入模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终端”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软硬件架构:无线处理芯片采用JN5121(12),显示芯片采用采用Nokia 3310LCD(2),按键采用通用矩阵4×4键盘阵列(6),“系统终端”由笔记本电脑和“信息贴片”联合构成。笔记本电脑和“信息贴片”之间采用USB(13)通信方式。JN5121和LCD之间使用SPI接口传输数据(2,12),纽扣电池供电(10)。相关指标如下:工作电压2.7-3.3v;覆盖范围:≥500m;数据传输率:0~50Kb/s;接入网络容量:≥250个节点;工作电压:2.3V~3.6V。
推广应用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软硬件架构,但是要满足本发明所提出的自带输入、显示、无线通信这一构造,同时符合低成本的原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亚庆;毛育文,未经涂亚庆;毛育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8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