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菜籽混合95饼膨化预榨制油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78056.9 | 申请日: | 200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长城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2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学诗 |
| 地址: | 563000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籽 混合 95 膨化 预榨制油 工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菜籽加工榨油制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菜籽混合95饼膨化预榨制油工艺。
二、背景技术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之一,产量居世界首位,油菜籽加工得到的菜籽油是我国各种食用油中居第三位;95饼是95型榨机榨油后产生的副产品即饼粕。目前采用95型榨机榨油的小作坊仍然广泛存在,其所生产出的副产品饼粕称95饼,其中的含油量仍有7%~15%,蛋白含量30%,因没有合理的加工工艺,使其失去饲用价值,只能作为肥料使用,而造成严重的生物资源浪费。我国现行的油菜籽加工,多数还是沿用的油菜籽清理、轧胚、蒸炒、预榨然后浸出油传统工艺,其主要缺陷是:首先油料在蒸炒过程中较长时间受到高温(温度高达120℃以上,时间长达30~40分钟)影响其蛋白质受到极大破坏,因此降低了菜籽预榨油和预榨饼的质量,并且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和蒸气。其二对于刚收获未经“后熟”的新菜籽和含水量较低的进口菜籽,即便预先经过调质处理,仍难获得理想的预榨饼,粕中残油较高;为了使预榨成形并尽量降低预榨饼含油量,则需尽量提高预榨机的榨膛压力,随之带来动力消耗增加,且预榨机磨损加快。其三无法添加95饼并保证产品质量。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难题,本发明一种油菜籽混合95饼膨化预榨制油工艺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满足人们对食用油品质的日益提高,以及对优质饲用蛋白原料的需求,实现油菜籽和95饼的同时加工利用的新工艺。本发明的研发创新是采用膨化工艺取代了传统技术中的高温蒸炒,较多的保存混合油料中的植物蛋白,减少赖氨酸的损失,并且在进行膨化工艺时先在轧胚后的油菜籽料按比例添加经处理过的95饼,(95饼是95型榨机榨油后产出的副产品饼粕,行业内通称为95饼。)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进行膨化。充分利用了95饼作原料,极大地减少了生物资源浪费,油菜籽混合95饼膨化预榨制油工艺的工艺流程是:油菜籽经过清理,除去杂质,进行调质,调质后的油菜籽经磁选后进入轧胚机轧胚,轧胚后按比例加入经调质处理过的95饼,充分混均匀后合由输送设备送入膨化机膨化,再由干燥器干燥达到入榨水份,经过输送设备送入预榨机预榨,预榨出油经捞渣机捞出大部份杂质,由叶片过滤机过滤得到清洁的预榨毛油送去精炼;预榨出的预榨饼由逆流冷却器冷却到入浸所要求的温度和水份,然后送至浸出车间,浸出油送去精炼。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毛油质量及菜籽粕蛋白含量;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及机械磨损;降低生产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油菜籽混合95饼膨化预榨制油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油菜籽混合95饼膨化预榨制油工艺的特点,油菜籽和95饼料混合添加配比及工艺流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方案的显著特点为,用膨化机来取代蒸炒锅,并且在进入膨化时已按合理配比添加进95饼料,充分混合均匀以保证膨化料合符要求。根据油菜籽品种产地不同,其含水量、含杂量均不同,需经过调质,95饼也因生产厂家条件差异存在同样问题,所以在膨化前都经过水分调节,以保证膨化效果。
油菜籽混合添加95饼的配比是:在混合料中,95饼的最佳添加量所占百分比是20%~40%,其中21%~39%之间的各个百分比数值都是最佳添加量的点。在混合料中,95饼的优化添加量所占百分比是10%~50%;一般添加量是1%~80%。
生产工艺流程是:油菜籽先经过清理杂质后调质(由油菜籽逆流干燥器调节水分和温度,并使其软化。)调质后的油菜籽经磁选后进入轧胚机轧胚,轧胚后的油菜籽按前面所述的选定适当比例添加入经过调质处理过的95饼料,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由输送设备送入膨化机膨化;(进膨化机的混合料含水量为9%~10%,出膨化机的混合料含水份量为11%~12%,加热蒸汽压力为0.5~0.6Mpa,出料时温度为95℃~105℃)膨化料由干燥器干燥达到适合入榨的水份含量,再经过输送设备送入预榨机预榨,预榨油经过捞渣机捞除大部份杂质后,由叶片过滤机过滤得到清洁的预榨毛油送去精炼。预榨所产生的预榨饼经由逆流冷却器冷却到入浸要求的温度和水份,然后送到浸出车间,浸出油送去精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长城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长城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8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