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栽培富硒灵芝的培养基添加剂的配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77982.4 申请日: 2007-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1172902A 公开(公告)日: 2008-05-07
发明(设计)人: 危克周;康冀川;朱文适;文庭池;卿晓红;何珺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贵州华南理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C05G3/00;A01G1/04
代理公司: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安宁
地址: 550025贵州省贵阳市***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栽培 灵芝 培养基 添加剂 配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富硒灵芝的栽培,具体来说,涉及栽培富硒灵芝所需的培养基添加剂。

技术背景

灵芝(Gamoderma),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早就记载在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性味甘平,主要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麦角甾醇、树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类,又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灵芝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预防癌症,减轻疼痛,预防前列腺病变,与维生素C并用,可预防心脏病,增强性机能。

富硒灵芝有众多卓越的功效,如可刺激骨髓造血,升高白血球,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顽固性病毒如艾滋病的侵袭;还可帮助机体,提高对各种不良环境的耐受性;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此外对视网膜色素变性,脑发育不全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萎缩性肌强直症,富硒灵芝都具有很显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揭示,富硒灵芝还有好的镇痛作用,对头痛,腰痛、神经痛、癌症疼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人们继续对富硒灵芝的应用加以研究,提出了98110184.4号“富硒灵芝在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00105591.7号“一种富硒灵芝营养保健米的生产方法”、200310105465.5号“一种抗衰延年长寿丹”等专利申请。然而,对培养富硒灵芝的申请件仅有98110183.6号“一种富硒灵芝的培育方法”1件。这些专利申请件虽然都多少涉及富硒灵芝所需的培养基,但专门研究培养基添加剂的技术尚未见报道。发明人曾经申请了200710077877.0号“培养硒菇的复合营养添加剂及其配制方法”专利,生产出的鲜硒菇的质量和产量较原有技术均有所提高。生产剩余的培养基(俗称为菌糠)中还含有较多的硒元素,目前尚无对此菌糠应用的技术方案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栽培富硒灵芝的培养基添加剂的配制方法,可以方便地制得该培养基添加剂,以生产具有营养保健作用更强、应用更加广泛的富硒灵芝。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在培养硒菇过程中,新鲜硒菇采收过程完成后,所剩余的菌糠中还含有较多的硒元素,而且硒元素的有机化率在90%以上。利用这些菌糠作为栽培灵芝培养基的营养添加能够循环利用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节约生产成本;更有意义的是这些菌糠中含有栽培灵芝所需要的一些有机态营养素,它们对于增强硒元素的吸收和转运,激活菌丝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自身蛋白质,多糖与核酸的合成,缩短菌株驯化的时间进程以及提高富硒灵芝栽培的质量和产量均有积极影响。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栽培富硒灵芝的培养基添加剂的配制方法是:首先,将硒菇菌糠通过筛选,干燥,粉碎,搅拌,采样检测有机硒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培养基养料需要的情况,设计出栽培富硒灵芝的培养基添加剂的配方。在栽培基料选用锯木末、麦麸、玉米桔杆、玉米芯、油菜杆、棉籽壳的情况下,其每1吨培养基添加剂的配方如下:

硒菇菌糠      50~90kg,

硫酸锌        0.1~0.3kg,

硫酸镁        0.3~0.5kg,

硫酸钴        0.1~1.0g,

过磷酸钙      2.0~5.0kg,

硫酸钙        5.0~7.0kg,

磷酸二氢钾    1.0~2.0kg,

尿素          1.0~5.0kg,

膨润土        15~30kg;

将上述各种化合物料粉碎,得到细粉,搅拌均匀,即制得栽培富硒灵芝培养基添加剂。

根据栽培基料的不同,使用时配方须在上述范围内进行调整。使用时,须混入栽培基料,再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堆积发酵,装袋后用蒸汽消毒灭菌处理,制得栽培料用来栽培富硒灵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贵州华南理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大学;贵州华南理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